+-
认知陷阱: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科学真相
作者: 萨拉•戈尔曼(Sara Gorman) / 杰克•戈尔曼(Jack Gorman)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出品方:  见识城邦
副标题: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科学真相
原作名: Denying to the Grave: Why We Ignore the Facts That Will Save Us
译者: 高微茗
出版年: 2020-12
页数: 356
定价: 5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22185

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有些父母不给孩子接种疫苗?为什么人们还在滥用抗生素?为什么很多人还不能理性地看待艾滋病?当一件事关乎健康,人们往往会坚称:科学是错的,因为没有充足证据作证,因为不明的危险无处不在。

在《认知陷阱》中,戈尔曼父女探究了这种拒绝健康科学背后的心理机制、社会因素、以及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在分析诸多否认案例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导致人们拒绝接受有关健康的科学的六个主要因素:对阴谋的恐惧、对复杂的恐惧、魅力领袖的影响、认知偏见与互联网、因果关系与填补认知鸿沟,以及风险预测的本质。作者认为,人们的固有信念会对新的观念自然抵抗,而健康科学在这种抵抗面前尤为脆弱。科学研究表明,在面对新信息时,人类对于改变我们的想法有本能的、根深蒂固的不适感。而这种研究正是现在神经科学的前沿领域。

本书试图探究人们在为自己或所爱的人做有关健康的决定时,进行了怎样的思考和风险评估...

(展开全部)

为什么有些父母不给孩子接种疫苗?为什么人们还在滥用抗生素?为什么很多人还不能理性地看待艾滋病?当一件事关乎健康,人们往往会坚称:科学是错的,因为没有充足证据作证,因为不明的危险无处不在。

在《认知陷阱》中,戈尔曼父女探究了这种拒绝健康科学背后的心理机制、社会因素、以及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在分析诸多否认案例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导致人们拒绝接受有关健康的科学的六个主要因素:对阴谋的恐惧、对复杂的恐惧、魅力领袖的影响、认知偏见与互联网、因果关系与填补认知鸿沟,以及风险预测的本质。作者认为,人们的固有信念会对新的观念自然抵抗,而健康科学在这种抵抗面前尤为脆弱。科学研究表明,在面对新信息时,人类对于改变我们的想法有本能的、根深蒂固的不适感。而这种研究正是现在神经科学的前沿领域。

本书试图探究人们在为自己或所爱的人做有关健康的决定时,进行了怎样的思考和风险评估,并提出一种重要的观念:我们要将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传播给公众,让公众抛弃那些固有的错误思维,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明智的决定。

--------------

【编辑推荐】

用数据告诉你,比起空难,淋浴时摔倒其实有更大的风险!

本书数据表明,摔倒致死的风险是1/152,而死于坠机的风险是1/8321

我们显然无力分辨真正的风险……

本书将用庞大的数据、案例告诉我们,我们对风险的认知存在哪些误区!

要知道,人类的心智天生就带有喜欢高估小风险低估大风险的倾向。

以疫苗、抗生素、艾滋病等典型社会事件为例,解释我们常

略过科学真相的原因

害怕打疫苗的人往往夸大了不良副作用微乎其微的风险,同时又低估了麻疹爆发的毁灭性后果。

我们常常会被随机性愚弄——认为某件纯粹偶然发生的事其实事出有因。

每个人都会犯这种错误。在这方面,一知半解是很危险的!

庞大的科学研究成果,严密的细节论证,有力反驳阴谋论者

人们能从相信虚假的阴谋论中获得什么呢?

一群志同道合的阴谋论者是如何发展成一个团体的呢?

为什么要说服人们相信他们错了如此困难?

本书中提到人们坚信不科学的观念的每个理由时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看不起相信虚假的阴谋论的人们,认为他们既无知又恶毒,也许最有可能巩固他们的反科学立场。

在风险无处不在的时代,提供对健康问题的有效指导

面对错误观念的顽固,我们不能轻视,也不用感到无力。本书将教给你在做出健康决策时如何提高识别科学信息并加以利用。此外,我们还需要大大提高科学教育、科学新闻业的水平,研究能帮助非科学界人士理解科学证据的本质,对利益冲突难题中的方方面面有所认知。

---------------

媒体推荐

在《认知陷阱》一书中,戈尔曼一家不仅解释了人们如何沉迷于政客们的错误主张,还解释了为什么聪明人最终会加入邪教,为什么一个饱受枪支暴力蹂躏的国家会继续拒绝枪支管制措施……作者不但驳斥了机会均等说法的揭穿者,还驳斥了恐惧转基因者、反疫苗者和美国长枪协会。

——《大西洋月刊》

在这本精彩的书中,萨拉•戈尔曼和杰克•戈尔曼一同解释了为什么即使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许多人还是否认科学的确凿事实……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的人,以及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的粉丝来说,本书都是最佳读物。

——《图书馆》

也许一本由公共卫生专家撰写的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事实和统计数据一次又一次地被置若罔闻……这本书思想深刻,探讨了支撑我们做决策的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进化根源,而这会使适应性行为变得让人不适应。

——《新科学家》

为什么这么多人坚持与证据背道而驰的信仰?公共卫生专家萨拉•戈尔曼和精神病医生杰克•戈尔曼调查了导致这种适得其反的否认科学事实的心理因素,并得出结论:正常的、进化的适应性倾向对我们不利。

——《科学美国人》

从反病毒疫苗者到那些否认反驳艾滋病毒导致艾滋病的人,科学文盲、医学不信任和阴谋论思想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萨拉和杰克在《认知陷阱》中揭露了否认主义的心理基础。让那些宣扬破坏性的否定主义运动的人暴露在灯光下,是我们对付其恶劣影响的最好武器。作者在这本推理充分、证据充分的书中做了很大的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

——塞思•卡利克曼博士,康涅狄格大学心理科学教授

科学把我们从黑暗时代带到了启蒙时代。不幸的是,美国一股强烈的反科学情绪正威胁着我们回到一个更黑暗的时代——我们拒绝疫苗,否认气候变化,谴责已经并将继续拯救我们生命的基因工程技术。《认知陷阱》描述了反对科学的力量,以及单靠科学教育无法解决问题。作者用一系列有趣的例子解释了为什么很难说服人们相信真正的风险所在。

——保罗•奥费特,医学博士,《坏信仰:当宗教信仰破坏现代医学》作者

一本引人入胜、可读性强、知识量大的书,分析了为什么我们的大脑欺骗我们去抵制科学证据,甚至不惜牺牲我们的生命。

——尼克利•奥克,开普敦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教授

这是一项发人深省、饶有趣味的对否认科学的审查,重点分析一些人提出不受科学支持的观点,然后在相反的证据面前坚持其谬误的原因。作者严谨地用研究来支持他们的论点,其中的趣闻逸事使全书通俗易懂。最终,这些概念的结合,以及贯穿文本的生动叙述,让本书在这个政治动荡不安的时代继而民间话题挑战不断的时代成为有趣而适时的资源。本书适合的读者范围非常广泛。

——《心理学评论》

作者简介  · · · · · ·

萨拉•戈尔曼

一家大型跨国医疗保健公司的公共卫生专家,从事全球心理健康、提高全球卫生领域证据质量以及全球卫生替代融资模式的研究工作。她为各种健康和医学杂志,包括《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国际妇女健康》和《艾滋病护理》,撰写了诸多全球卫生、艾滋病毒、艾滋病政策和妇女健康等主题的文章。她曾在艾滋病法律项目的政策部门工作,并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担任研究员。她还为维拉司法研究所分析了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的精神卫生政策,并研究了肯尼亚农村地区半流动艾滋病诊所的有效性。

杰克•戈尔曼

富兰克林行为健康顾问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科学官。戈尔曼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系任教25年,最终担任利伯精神病学教授。他后来成为了埃丝特和约瑟夫•克林根斯坦教授,西奈山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和神经科学教授。

目录  · · · · · ·

致谢
引子
为什么我们无视或否认科学依据?
就算你是妄想狂,也不意味着人们并没有针对你搞阴谋
卡理斯玛型领袖
只要我想到过这事儿一次,它就肯定错不了
· · · · · · ( 更多)
致谢
引子
为什么我们无视或否认科学依据?
就算你是妄想狂,也不意味着人们并没有针对你搞阴谋
卡理斯玛型领袖
只要我想到过这事儿一次,它就肯定错不了
如果A发生在B之前,那么A就导致了B
事情很复杂
谁害怕淋浴?
我们亟须科学急救员
但是科学很无聊……是吧?
利益冲突的冲突
第一章 阴谋论
也许无论如何那都是个阴谋
受害者心态
一种危险的无力感
哪里有不信任,哪里就有恐惧
捕猎最弱者
操纵我们的情绪
全在你的头脑中
虚构阴谋论的部分特征
光有动机并不够
科学家面对营利动机应如何应对?
互联网的隔绝力
校正行动的空间
第二章 卡理斯玛型领袖
旁观者眼中的领袖形象
是什么令一名领袖具有“卡理斯玛”?
邪教与卡理斯玛型领袖
领袖是如何说服我们的?
卡理斯玛型领袖诉诸“情绪脑”
案例研究:彼得•迪斯贝格
案例研究:安德鲁•韦克菲尔德
案例研究:珍妮•麦卡锡
案例研究:吉勒—埃里克•塞拉利尼
案例研究:韦恩•拉皮埃尔
卡理斯玛型领袖之间有什么联系?
我知道你错了,但我反正都要抄
嘿,体育迷
避免被说服的预防针
第三章 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是什么?
科学家抱有的确认偏误
医学领域的确认偏误:
全都在你脑子里
给我事实就够了
证明我们自己错了
第四章 因果关系与填补知识空白
什么是原因?
若能证伪,可能为真
画饼难充饥
精挑细选出恶果
巧合?我不这样认为
我们爱模式
被模式困住
这真的只是巧合
兔脚与其他奇怪的信仰
所以我们该拿四格表怎么办?
第五章 逃避复杂性
科学文盲有多种肇因
复杂的科学能搞糊涂我们中最聪明的人
处理复杂问题相当耗费意志力
教育人们科学方法
激励大脑接受改变
第六章 接受风险与可能性
别让数据挡了你的道?
我们并不总能看出什么是有风险的
熟能生误
跟什么比?
我们可能并不理解可能性
就连专家也会搞砸
要是我们看得见它我们就相信它
同情造就了我们人类
人性化的反应
为什么要买彩票?
操纵我们的情绪
结 语
原则
最后的话
作者介绍
注 释
· · · · · · ( 收起)

> 更多短评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