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史 :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作者: [美]徐中约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原作名: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6e
译者: 计秋枫 / 朱庆葆 / 茅家琦、钱乘旦 审校
出版年: 2013-6-18
页数: 626
定价: 8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大学堂
ISBN: 9787510049552

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颁发的“2008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奖、英语世界及海外华人社会最畅销的中国近代史巨作、197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五百周年社庆文告公布的数十名著之一

★重排重校,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呈现客观翔实的经典著作。2008年,《中国近代史》中文简体版一经出版便受到广泛关注,更有众多读者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此次针对内容重新进行审校、订讹,并对部分章节进行增补,同时择取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不加评论的随文配图,努力为读者呈现一部客观翔实的中国近代史经典著作。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历经的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

(展开全部)

【编辑推荐】

★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颁发的“2008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奖、英语世界及海外华人社会最畅销的中国近代史巨作、197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五百周年社庆文告公布的数十名著之一

★重排重校,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呈现客观翔实的经典著作。2008年,《中国近代史》中文简体版一经出版便受到广泛关注,更有众多读者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此次针对内容重新进行审校、订讹,并对部分章节进行增补,同时择取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不加评论的随文配图,努力为读者呈现一部客观翔实的中国近代史经典著作。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历经的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拼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他们加到一起,对中国重现青春活力做出了贡献。

———徐中约

【内容简介】

本书自1970 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此次重校对内容重新审校、订讹,并对部分章节进行增补,同时择选百余幅珍贵照片;随之配图,努力为读者呈现一部客观翔实的著作。

本书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想通过本书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中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推荐语】

能摆脱西方汉学的阴影,以英文作为媒介,向西方世界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的挣扎历程,以近代之崛起为主线,带出一段跨越文化偏见的历史,徐中约教授在1970 年首版的The Rise of Modern China,成为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

——郭少棠,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本《中国近代史》……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史学界和凡是开中国近代史相关课程的大学生那里,几乎无人不知。直到今天,在西方大学图书馆里,此书依然有很高的借阅频率,是学界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的权威著作和教科书。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者能对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展开一种机智的、暗含幽默感的、富于独到见地的陈述甚至于刻画。黄仁宇擅长于此,而徐中约也以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风格擅长于此。

——雷达,著名评论家、研究员

此书的客观性,广涵性,折中性,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的折中性并非贬义, 而是在复杂的历史问题面前不贸然下结论,客观地引述各方意见,让读者自己去求寻可靠答案……不忽视难以把握的历史潜流, 不回避尖锐矛盾,坚持正面的从容剖析,让史实说话,不轻下结论,是它的又一特点。

——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评审委员会

(本书内容)扎实有价值……地图非常实用,图片珍贵,而每章后的参考书目对学生、助教及从事研究的学者都有相当的助益……是教授中国历史科老师的重要参考书。

———《历史学:新书评》(History: Review of New Books)

本书是目前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最好的一本通史———资料丰富且翔实,广泛吸收大量的研究,写作清晰而深入。目前还没有一本书能超越这本书的成就。

———《视角》( The Perspective)

I.C.Y.Hsü 这本书一直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最受全国各大学欢迎的著作……我想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局限于地理、编年和各种各样的人名事件,而是试图对这段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重要人物的性格和动机进行刻画……这是一本研究精当、写作精良,读来令人愉悦的书。

———亚马逊网络书店读者评论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徐中约(Immanuel C.Y.Hsü,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 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1971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译者简介】

朱庆葆,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治中国近代史和当代台湾,有《鸦片与近代中国》等著作及译作数部。

计秋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治中外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有《欧洲的梦想与现实》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中约(Immanuel C.Y.Hsü,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 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1971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译者简介】

朱庆葆,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治中国近代史和当代台湾,有《鸦片与近代中国》等著作及译作数部。

计秋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治中外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有《欧洲的梦想与现实》等著作及译作数部。

【审校者简介】

茅家琦,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研究所所长、台湾研究所所长,太平天国研究专家。

钱乘旦,北京大学世界史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

目录  · · · · · ·

出版前言
地图目录
原著者中文版序 徐中约
繁体版序 郭少棠
第六版序(英文版) 徐中约
第一版序(英文版) 徐中约
· · · · · · ( 更多)
出版前言
地图目录
原著者中文版序 徐中约
繁体版序 郭少棠
第六版序(英文版) 徐中约
第一版序(英文版) 徐中约
历代纪元表
贷币及度量衡折算表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
【第一编】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第三章 政治和经济体制
第四章 社会和思想状况
第五章 对外关系
第六章 国运逆转:由盛到衰
【第二编】外患内乱(1800-1864年)
第七章 广州贸易体系
第八章 鸦片战争
第九章 第二次条约安排
第十章 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及回民起义
【第三编】外国帝国主义加剧时期的自强运动(1861—1895年)
第十一章 清朝中兴与自强运动
第十二章 对外关系与宫廷政治,1861—1880年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第十四章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日本侵略朝鲜与“中国的瓜分危机”
【第四编】改革与革命(1898—1912年)
第十五章 1898年的维新运动
第十六章 义和团事件,1900年
第十七章 清末新政和立宪派
第十八章 晚清的思想、社会和经济变化,重点讨论(1895—1911年)
第十九章 历史透视下的清王朝
第二十章 革命、共和与军阀割据
【第五编】主义与抗战(1917—1945年)
第二十一章 思想革命,1917—1923年
第二十二章 思潮澎湃和反帝运动中的国家统一
第二十三章 国民政府:挑战重重的十年,1928—1937年
第二十四章 中日战争,1937—1945年
【第六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
第二十五章 内战,1945—1949年
第二十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年
第二十七章 中苏分裂
第二十八章 “国民政府”在台湾的统治
第二十九章 中国重入国际社会
第三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十一章 中国的崛起
索引
审校后记
·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后浪大学堂 (共104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东亚史》,《社会心理学(插图第7版)》,《韦洛克拉丁语教程》,《中国艺术与文化(插图修订版)》,《国家的常识》 等。

> 更多短评 9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