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动画片更有意义!这几部拍给儿童看的纪录片,暑假就安排(内含资源)
一转眼,娃又放暑假了。
为了解放老母亲让孩子的假期更充实,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推荐  2 部日本儿童科普纪录片
这 2 部片子堪称 宝藏科普片,在日本火了很多年。 片子的质量之高、内容之经典,别说小孩子了,大人看了都上瘾,也很适合 父母 陪孩子一起看哦。



01
像乌鸦一样思考
“遇到问题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这不就是现实中的你我嘛,仅仅满足于标准答案,从不善于追问为什么。
而《像乌鸦一样思考》这部科普纪录片,则 通过有趣的小实验和动画,引导小朋友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
这部优秀的儿童科普片,由日本 NHK 电视台制作, 豆瓣评分高达 9.3 分

文末可获取观看链接

片名灵感来自“乌鸦喝水的故事”,口渴的乌鸦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小石子投入瓶中,最终喝到了水。
寓意为我们都应该“向乌鸦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观察——假设——试验——研究,所有问题都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去解决。
纪录片每集时长 10 分钟,分为 3 个部分: 学习在观察中思考、德德尼翁、苍井优的思考练习
第一部分「学习在观察中思考」,每集观察一个现象,然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坐火车时,偶尔会听到哐当哐当的声音

是哪里在响呢?

首先来【观察】一下

这里是正常的,没有声音

这里出现了哐当声
这两个地方哪里不同呢?

仔细看后面这块铁轨好像有点不一样

果然,它被分成了两段
再从侧面看,中间有一道缝隙
然后我们做一个【假设】

会不会是车轮经过缝隙

就会发出哐当的声音?

接着用【试验】一探究竟

将两个桌子移开一点

人为制造出一道缝隙

放手让两个金属轮子滚过

果然有“咔哒”声

看来发出声响的确是缝隙的缘故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的好奇心很容易被激发,一下子就会对科学充满兴趣。
片子中有些小实验会用到硬币、白纸、剪刀、笔盖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道具,没啥门槛,动动手就能跟孩子一起互动。
第二部分「德德尼翁」是穿插在中间的一段动画,时长约 1 分钟,这大概是小朋友最爱的环节,因为 3 个卡通小人实在太萌啦!
这部分也很契合纪录片的主题——观察与思考。
比如先【观察】到一个现象

一滩水旁边有奇怪的水印

然后【思考】

这个水印是怎么形成的?

大胆【假设】

会不会是恐龙走过留下的痕迹?

又或者是一只四肢动物在追赶一条蛇?
啊!

原来是有人在推单轮推车

地上是“车轮印”和“脚印”的组合

虽然最终会“破案”,但重要的依然不是结果,而是发散思维的思考过程。
最后一个部分是「苍井优的思考练习」,由笑起来超甜的苍井优小姐姐,为小朋友出一道思考题。
点燃1支蜡烛

用烧杯将它罩住

燃烧的蜡烛会慢慢熄灭

那么

点燃 2 支长短不同的蜡烛

再将它们同时罩起来

哪根蜡烛会先熄灭呢?

盘子和气球

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

较重的盘子会先着地

很轻的气球则会缓慢着地

那么

将气球放在盘子上

再从同一高度放手

盘子和气球会怎样呢?

最后我们会通过实验看到答案:“长蜡烛先熄灭”、“盘子和气球同时落下”。
至于原因嘛,片子里只给了一丢丢提示就……戛然而止。剩下的要靠自己主动去挖掘,因为“ 今后,大家都是思考的乌鸦”。
网友 @芥子  表示:和儿子一起看,每天看一到两集,有猜测,有探讨,有尝试,非常的开心,有意思!
没错,相比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和孩子一起探索求知的过程会更有意义哦,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想要传达的东西。


02
啊!设计
《啊!设计》是日本 NHK 电视台于 2011 年首播的节目,顾名思义, 它是一档关于儿童设计教育的节目
这档节目有多牛?
你能在里面看到原研哉、深泽直人、伊东丰雄等日本国宝级设计大师,堪称“神仙打架、大师云集”。
这档节 目有多火?
不仅孩子喜欢,更是圈粉一票大人,在豆瓣一举拿下了 9.4 的高分!
众多网友对它赞不绝口:
@CC: 羡慕能看这种教育片长大的小朋友。
@女宛心兑: 羡慕日本儿童美学设计教育 ing,即使是成人也能获得很多启发。
@洋葱大屁屁: 还没看完,但是真的超有趣了!果然能向小孩子讲清楚万物原理是很了不起的事呢。


文末可获取观看链接
《啊!设计》 目前在优酷有 60 集的中文配音版,每集 15 分钟,一口气看到爽
每集节目由“ 设计的观察、拆解、一起画吧、设计的问答、设计师”等单元组成。
不要被名字吓到,这部片子特别轻松,没有高大上的理论说教,仅仅是想让小朋友感觉设计很有趣,所以就用放松和欣赏的心情来观看吧。
片子的第一个环节是 「设计的观察」,比如观察不同种类的笔。
铅笔、钢笔、毛笔、记号笔……

它们有不同的长相和形状

这么一看,笔的种类还真不少

用不同的笔写字

笔迹的区别也很明显

再看看彩色铅笔

画出来真是五颜六色呢

再比如观察杯子

即使是普通的玻璃杯

竟然也有这么多形状

啊,杯子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为什么有的杯子直接碎掉

有的杯子却完好无损?

这部分的时长约 2 分钟,但全程没有一句旁白,节目组将每期观察的物体,化抽象为具体,变着花样呈现在小朋友眼前。
小朋友的小脑瓜先是专注观察,接着看到杯子落地,就会自然而然地切换到思考模式,简直是无声胜有声。
第二个环节是 「拆解」,小朋友最喜爱的环节之一,目的是把一个东西拆到最小单元。
拆解桔子

你以为扒个桔子皮就完了?

错,人家把果肉都给你拆开!

拆解调味料

各种香辛料成分排排站

万物皆可拆

甚至可以拆解漫画书

把漫画人物、文字、标点都拆走

不仅仅是拆东西

还能轻易把拆解的书包还原

强迫症看了都想鼓掌

通过拆解、还原的过程,孩子可以用整体和局部的视角审视一件物品,且过程极为有趣,一点不枯燥。
接下来一个让人着迷的环节是 「设计的问答」
通过一问一答对话的形式,来解释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象,每次看完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面巾纸

一张面巾纸是由 2 层薄薄的纸叠起来组成的

为什么要特意做成两层呢?

因为面巾纸很柔软

用一层纸擦拭污渍很容易破

把两张纸叠在一起

相对就结实很多

哦,原来如此

正当我们频频点头时

主人公又抛出一个观点

两张纸叠在一起还有个好处

每张纸都有两面

一面顺滑,一面粗糙

面巾纸巧妙地将粗糙的两个面贴在一起

这样露在外面的两个表面都是顺滑的啦

摸起来手感更好

对皮肤也好

看完这段,我顺手抽出一张纸巾观察了一下,果然是这样。
别说小孩子了,这些细节连我们大人都没留意过。

再比如桌子上摆放了很多自助餐

有炸鸡、薯条、蛋糕、意大利面……
客人一窝蜂地涌上来
可后面的人根本碰不到食物啊
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有秩序地取餐呢?
改变桌子的摆放方式

依次靠墙排列!

并且将餐具放在最前面的桌子上

这样客人就会有序排队取餐

每个人都能拿到心仪的食物

不再拥挤和乱哄哄了

而现实中的自助餐厅,桌子确实也是这样排列的。

我们很容易引导孩子观察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设计,一切设计都是有理由的

最后是 采访各行各业的设计大师 ,有建筑师、服装设计师、城市景观设计师等。
大师们会每人给一个关于设计的建议,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建议哦,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话道出他们眼中的设计,朴实到小孩子也能听得懂。
包装设计师·鹿目尚志

“寻找大自然中的包装吧,其实大自然中有很多包装。”

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

“一起来找找大家自然而然会做的事吧。”

平面设计师·渡边良重

“列举出 100 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其实设计不仅仅是大师们手中的作品,更是生活中一个个小小的洞察。
所谓“美育”,也不是向孩子灌输生硬的设计原理,而是将美的种子洒在小朋友的心间,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想象,在日常中培养他们的美学思维与审美能力。

而养成良好的美学习惯后,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感受美,亲手创造美。

注:18 个月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看电子产品。

到了 18 个月或者 2 岁以后,可以让孩子适当接触电子产品,家长尽量陪同孩子观看,每天不要超过 1 个小时。


今天推荐的纪录片链接我们帮你整理好啦 。 扫下方二维码关注「陪玩时光」,在后台 复“纪录片”,就能获得观看地址。👇

点个分享、点赞、在看

暑假陪娃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