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你为什么批评你的弟兄呢?为什么又轻看你的弟兄呢?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审判台前...这样看来,我们各人都要把自己的事向神交代。(罗马书十四章10、12节,新译本)
“我们都必须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保罗说的是谁呢?是信徒还是非信徒?仔细查考上下文就可以知道,他在对信徒说话。他强调基督徒论断或藐视弟兄的严重性,指出凡这样做的人都要向神交代。
因此,不只非信徒要在神面前受审判──像我们在前几章所读的──所有基督徒都要站在神的宝座前,为自己在地上的生命交账。在保罗写给哥林多人的信中,这一点被进一步强调了。我们在上一章也曾研究过:
...我们宁愿离开这地上的身体,因为那时我们就在家里跟主在一起了。所以,无论我们在这身体里,还是离开这身体,我们的目标都是讨主喜悦。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站在基督面前受审判,照自己在地上这个身体中做的善事或恶事受报。我们知道,我们向主负着可畏的重责,所以我们努力去规劝人。(哥林多后书五章8-11节,新普及译本)
保罗显然不是在讨论罪人的审判,而是基督徒的审判。他说:“我们宁愿离开这地上的身体,因为那时我们就在家里跟主在一起了」,这使我们不需要再怀疑他说话的对象。没有任何非信徒在死后能在天家里跟主在一起的。他会马上被送到阴间,而火湖就是他永恒的家。
如前所述,那些不敬虔的人会面对白色大宝座的审判,那是在上文提及的信徒审判过了很久才发生的。
让我们很快重温上一章的内容。耶稣会带着天军返回地上,战胜敌基督,把撒但关进牢里,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千年。然后,撒但会从无底坑被释放,被允许去迷惑列国一段短时间。然后,从天上来的火会把他们吞灭,魔鬼会被永远丢到火湖里。所有不敬虔的和非信徒都会从阴间被提起,站在白色大宝座前。耶稣说,作恶的复活定罪(参约翰福音五章29节)。那些名字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会被丢到火湖里去。
另一方面,信徒的审判会在白色大宝座的审判前进行。圣经没有明确指出发生的时间,但我们知道这将在教会被提后,并在基督作王一千年前发生。因此,两次大审判大概相隔了一千年。(这一点并没有在阿法堡的寓言中反映出来。)
哥林多后书五章10节与罗马书遥相呼应:“因为我们众人都必须在基督的审判座前显露出来”(新译本)。在罗马书十四章和哥林多后书第五章,英文圣经里都提到了“审判座”(judgmentseat)一词,这是从希腊字bema翻译过来的。《史特朗经文汇编》(Strong'sConcordance)如此定义这个字:“阶梯、刚好够一个人站的宽度、一个讲台(升高了的台),是一个仲裁的地方(公义的法庭)。”1释经书《UBSCommentary》指出:“审判座是罗马帝国里城市法院的法官座位。保罗用这个意思来代表基督的审判。”2根据上述种种资料,我们会把信徒的审判称为基督的审判座。
基督的审判座就是神在天上的法院。圣经说圣父已把所有的审判交给圣子处理(参约翰福音五章22节)。耶稣基督不仅是我们的救主,也是审判我们的那一位,并将要审判祂自己的家。审判这词的最简单定义,就是一个根据调查而作的决定──是有罪或无罪的决定。
教会里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将要为在地上短暂寄居期间的作为而交账。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概念,以为救恩能免去一切将来的审判。事实上,耶稣的宝血洗净了那些令我们无法进入天国的罪,但却不会让我们免于信徒的审判,那审判将会断定我们作为信徒不论是好是坏的|表现。
永恒的决定
在基督的审判座前对我们作出的审判或决定是永恒的,将会存到永远,而且永远不会被修改或改变。
我们回想在第一章的讨论──我们试图在头脑上理解永恒的概念。雅各说,我们在地上暂时的生命就像一片云雾(参雅各书四章14节)。他以这个比喻来对比80-100年的生命与永恒的区别,如果他拥有我们今天的数学知识,他大概能更精准地说明。作为一个数学学生,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任何东西除以无限,结果是零。
80年÷无限(永恒)=0甚至 100年÷无限(永恒)=0
任何有限的数字除以无限,或与无限相比,结果都会是零。这并不关乎你在地上活了多久,即使你能活到150岁,在地上的岁月与永恒相比,仍然是零。换句话说,作为在耶稣基督里的信徒,我们在这个“零”里的作为,将会决定了我们如何度过永恒。要记得,我们对耶稣的十字架和救赎恩典的回应,将决定我们在何处度过永恒。但我们作为信徒在地上的生活方式,却决定了我们将如何在祂的国度里度过永恒。
还记得寓言中的自私吗?他自己和在大厅后段所遇见的人,都后悔白白浪费了在恩道的短暂居留时间。他们在恩道的五年里,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好处,而不是完全臣服于哲霖的旨意。他们度过永恒的方式,远低于他们本来可能的──每个人本来都有机会与哲霖同工,共住,甚至一同作王。他们也许享受或并不享受毕业后的那段短暂时光,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将来都因现在决定下来了。他们度过这五年的方式,将直接影响接下来的130年。想想看:130年与五年相比。那130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只有很少人能在地上活这么久。如果自私和其他人在恩道的日子尚未完结前就考虑了这一点,他们大概会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虽然这个寓言的例子令人警醒,但却仍然无法与我们正在讨论的相比。让我们再想想另一个场景。你现在有一天的时间,而你度过这二十四小时的方式将决定你会如何经历接下来的一千年。一千年有多长呢?一千年前美国还未出现,哥伦布还未出发去探索新大陆,诺曼也未征服英格兰。
一千年是个很漫长的时间。但你所得到的赏赐──你的地位、工作、同工的人、邻舍、房子、房子的景观,以及这一千年里的一切──都决定于你如何度过这一天。
你会全力以赴吗?你会如何过活?你的生活方式是否会与现在的有所不同?你的优先次序是否会改变?顺服主是否会成为绝对的优先?你是否会更仔细地阅读主的话语,更热切地遵行?你会努力去为神国的缘故影响别人吗?你对待人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吗?这些生活上的改变有着无穷尽的可能性,但这仍不能与我们正在讨论的相比,因为一天除以365,000日(即一千年),结果还是一个有限的数字,而不是零。
让我们进一步探讨。如果你度过那一天的方式,将决定你如何度过接下来的一百万年──你拥有的一切、工作、共事的人、住的房子、所身处的社区、所开的汽车等等!试想象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参考点,人类在地球上也不过是六千年左右。一百万年就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百五十多倍,那本来就是无法想象的。但这仍不能与我们正在讨论的相比,因为一天除以365,000,000日(即一百万年),结果还是一个有限的数字,而不是零。就算我说的是十亿年或一万亿年,结果也是同样。若你以这些时间与一天相比,结果仍会是一个有限的数字。
所以,无论我们在世上活多久,我们在这里的时间与永恒相比都是零。使徒保罗是否正因这道理,所以才催逼我们要好好生活,好让我们能获得最大的奖赏?在写给哥林多人的信中,他说凡参加竞赛的都希望得胜,然后又对我们所有人说:
那就抱着要夺标的心去跑吧!所有运动员都要受严格的训练,他们这样做,只为赢得那会日渐失色的奖赏,但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永恒的奖赏。所以,我每一步都朝着目标奔跑。我不是向空气挥拳,而是像运动员那样锻炼自己的身体,训练它去做该做的事。(哥林多前书九章24-27节,新普及译本)
保罗认为,我们今生是有目标的:要获得那永不消失的永恒奖赏。为了得胜,我们必须锻炼严谨的纪律,有节制并专心一意地生活。
我曾活跃于运动竞赛多年,当我在美国网球联会、青少年戴维斯杯、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大学级别网球赛中作赛的时候,都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我每天最多在球场上待六个小时,有时甚至会和教练或队友练习某种发球方式上百次。我阅读关于在球场上保持意志坚定的书籍,在球场以外锻炼体能和身体协调:举重、跑步、跳绳、练习假动作等等。我是如此专心一意地向着目标进发,甚至我母亲威胁要把我的床铺搬到社区里的网球场去。我远离任何会影响进度的活动或其他运动,为什么我要这么做?为了得胜,为了成为冠军,为了成为最好的,也为了赢得那只有最好的才有的奖赏。
在神国里,情况稍微有点不同。我们不是彼此争竞,而是与自己竞争,目标是在所行的一切事上讨耶稣的喜悦(参哥林多后书五章9节)。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圣经,就会发现主喜悦我们如何对待别人、追求什么目标、如何分配时间、为永恒而影响什么人、如何奉献给神国和他人、如何饶恕别人等等。我们稍后会更多讨论这一点。重点是:我们应为了得胜而活!
各种各样的奖赏
经文指出,信徒所获得的永恒奖赏和位份都不是一样的,而且是非常多样的。有的会看见一切都失落焚毁,有的则与基督一同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参哥林多前书三章15节、启示录三章21节)。
许多人听见失落和焚毁这些字眼,就都退缩了,他们很难相信这会在天堂里发生。可是,这却是圣经清楚写明的。
在分享这些经文前,让我先解释一下。在圣经的许多地方里,建造的比喻是用来类比个人生命的;在其他地方,经文则以教会为一座建筑物。在两种不同的比喻中,我们被描述为建造的人,都谈及我们如何影响自己的生命,别人的生命,以及整个教会。在本书的余下部分,我将会经常谈到这一类比喻。保罗清楚指出:
...你们是神的田地,神的房屋。...各人要注意怎样在上面建造,因为除了那已经立好的根基以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那根基就是耶稣基督。如果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稭,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将来必要显露,因为那日子必把它显明出来。有火要把它显露出来,那火要考验各人的工程是怎样的。如果有人在这根基上建造的工程存得住,他就要得到赏赐;如果有人的工程被烧毁,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只是要像从火里经过一样。(哥林多前书林前三章9-15节,新译本)
我们可以在生命的任何一刻,决定建造的方式。总括来说是有两大类:一是以那些暂时的、满足肉体的(像草木、禾稭)为主;另一类就是跟随神永恒的话语,按着那使我们重生的灵的渴望而活(像金、银、宝石)。我们建造和生活的方式,将决定了神的火来考验我们工程时的结果。
被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工程,就是我们的心思、动机、目的也会被揭露。因此信徒必须仔细聆听、注意,并把神的话语藏在我们心里,因为神的话语能持续地“揭露、筛选、分析、判断心中所思及目的”(希伯来书四章12节,扩大版圣经AMP中译)。没有别的东西能像祂的话语一样能进入我们内心的深处。
如果我们听从人的理据、逻辑、心理学或智慧,我们的心思和动机就会倾向那些暂时的事物,而且会变得像寓言的自私一样浑然不自觉,就如他进入审判大厅前的状态一样。为此,耶稣警告我们:
“因为没有什么隐藏的事不被显明,也没有什么掩盖的事不被人知道而暴露出来。所以你们应当留心怎样听,因为凡是有的,还要给他;凡是没有的,连他自以为有的,也要拿去。”(路加福音八章17-18节,新译本)
耶稣告诉我们,我们所聆听或留心的会进入我们内心深处,塑造我们内在的思想和动机,最终决定了我们建立生命的方式。我们必须仔细留心听神的话语,因为那是我们在路上的光。没有它,我们肯定会误入迷途,就像人在黑夜里迷失方向一样。也许你会碰巧短暂停留在对的路径上,但最终还是会迷失的。
当我们迷失时,我们建造的方式就很容易会被那些暂时的所影响,除非有神话语的光照,否则是很难发现的。保罗亦阐释说:“当事情被光显明和责备,一切就都变成可见和清晰的”(以弗所书五章13节,扩大版圣经AMP中译)。
若我们迷失,有两个结果可以发生。第一:这是较好的一个。当我们听见了神的话语(通过讲道、朋友或领袖的话),我们的良心就会因而受责备。因此,我们必须常常保持领受神话语这习惯。如果我们是明智的,就会尽快悔改,为自己的心思、动机和目的求主饶恕。可是,如果我们的良心因重复犯错而迟钝了,就会更难听进神的话了。若我们的良心已经被埋没了,那基本上就变得听不进神的话。因此,圣经告诉我们保持良心清洁的重要性(参箴言四章23节,提摩太后书一章3节)。如果我们保持自己的良心清洁,就能轻易感觉到那永活的道与我们心里在互动。
第二个结果:是我们不希望出现的,就是我们的动机在审判座显露。这样发生的话,我们就丧失了原来要得的奖赏。你必须抚心自问:我是否值得抗拒神话语的督责?每次当你这样抗拒,你的心就变得更刚硬,并进入更大的蒙蔽中。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状况,直到在审判座前,通过神的荣光把一切显露出来时,才会发现。
为永恒的未来而预备
我们生命所要面对的审判是彻底的,一切都会被显明。因此保罗说审判座是“对神的严肃敬畏”。我们的动机、目的、心思、言语和行动等等,都会被一一查清楚。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三章9节、12至15节(信息版圣经MSG)中,强而有力地说明了建造和审判:
换句话说,你就是神的家...要格外小心选择你建造的材料,在终末的时候,将会进行一次检查。如果你用了廉价或次等的材料,就会被发现。那将是一次彻底严格的检查,绝对不存在侥幸。如果你的工程通过了检查,那就好了;若不,你所建造的部分将会被推倒重来。但你却不会被推倒,你将存活──仅仅存活。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我不希望仅仅能熬过基督的审判座。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永恒里的命定。你能想象有许多人将会何等地惊讶吗?在我们的寓言中,每个角色都因所面对的大吃一惊──只有慈爱例外,因为她已经准备好了。其他人都没有认真看待,那从一开始就应该好好留心的基本教义。
我常常看见这个世界的聪明人为未来而筹算──从努力学习为事业打好基础开始。当他们开始工作,就会追求房产,好建立自己的财富。他们也会定下好些储蓄和退休计划,有些人会把余钱用来投资,获取更多回报。这一切都是为将来而作准备。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尤其在退休之时有所缺欠。如果这些人以预备退休的方式,来预备永恒的话,他们就不会在将来只是面对大问题。不然,他们就会跟教会其他信徒不一样,他们会非常忧心而且恐惧。
试想象一个假设的情况。你能想象一个人开始退休那天所发生的状况吗?首先,社会保障计划破产了,再没有钱支持他每月的生活开销。并且,存有他毕生财富的银行都倒闭了,他所有积蓄都没了。在这同一天,这人起来时发现自己置身火海,他的房子着火了。除了穿在身上的衣服外,他为了逃命什么都带不走。他眼巴巴看着自己的房子被烧光,他拥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那天是这人生命中非常悲惨的一天。但这却正是保罗所描绘的场景,也是某些基督徒在基督的审判座前所要面对的。请再听保罗的话:“但如果工程烧掉了,建筑的人就损失惨重。那个建筑工人虽然得救,却要像穿越火墙侥幸逃生的人”(哥林多前书三章15节,新普及译本)。那些在神国里有智慧的人会发现,我们并不是在为退休生活而努力,而是为永恒作准备!
我所指的那些智慧人,是会为永恒的将来作准备的。
他们带着目标而活,知道自己的永恒命定是根据他们在地上的生活方式而写成的。这将令他们能堂皇地进入神的国度,而不是看见所做的一切尽都焚毁以后,才偷偷溜进去。看看彼得在这题目上怎么说:
所以弟兄们,要更加努力,使你们所蒙的呼召和拣选坚定不移;你们若实行这几样,就决不会跌倒。这样,你们就得着充分的装备,可以进入我们的主和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彼得后书一章10-11节,新译本)
可以进入神的国,就是能听见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马太福音二十五章21节)
最近,主给了我一个异象。我看见神国里的得胜者列队进入神的城,他们走过黄金的街道,许多男男女女在路的两旁欢呼。君王耶稣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整个城的人都能看见祂。忠心的士兵们步操着走上台阶,把战利品献给耶稣,群众再次欢呼。在这个异象里,主仿佛在对那些战士说:“做得好。”
接着,主对我的心说:“你希望成为其中一位为我收割果子的士兵,还是那些在路旁欢呼的人?”我前所未有地立定心志,要确认我所得的呼召和拣选。我坚定地知道,我希望主在检视我生命的时候,脸上会带着愉悦的微笑──而不是因知道祂本可赐给我的都失落了而忧愁。
我也立定心志要把这真理告诉我这一代凡爱神的人,好让他们也与我一同带着祂所配得的战利品走进祂伟大的同在,得见天父荣耀的微笑。我们在这里的服事,将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进入神的国。这就是我写接下来几章内容的原因。
接下来
在接下来的几章,我们会讨论审判和奖赏的主要范畴。虽然本书没有足够空间去详列所有,但我们仍会谈及比较重要的课题,为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让你能建立一个有永恒价值的生命。
在本章结束的时候,请慢慢阅读彼得的话,让经文向你说话,让你回想你在本章所读到的一切。你会看见一切关键的字句,令前文所说的更具体。彼得的话也能预备我们进入接下来几章的讨论:
通过个人地、亲密地认识那邀请我们到神面前的那一位,生命里一切能讨神喜悦的东西都已神迹地赐给我们了...所以要争纷夺秒地在所赐给你的东西上建造,在基本信仰上加上美好的德行、属灵的理解、警醒的纪律、热情的忍耐、敬畏的赞叹、亲切的友善态度和慷慨的爱,每个层面都能彼此配合,彼此发挥。让这些特质在你的生命中活跃并增长,以致你勤快的脚下长不出草来。每一天都使你在经历主耶稣的事上成熟,每一天都带来奖赏...所以,朋友们,要确认神对你的邀请和拣选,不要拒绝,现在就行动。当你这么做,你的生命就能坚固,在你面前有铺设好的道路,一直伸延直往我主及救主耶稣基督的永恒国度去。因为代价是如此高昂,所以即使你们都有了这些真理的最新知识,而且里外如一地实践,我还是要一刻不停止地吩咐你要留心,这就是我被委派的岗位──频繁地提醒你,使你保持警觉──只要我还活着,我都会一直这么做。(彼得后书一章3、5-8、10-13节,信息版圣经MSG中译)
问题讨论
第四部份:第八章至第十章
1. 在阿法堡居民的审判中,赐下新名的时刻也许是最让人感动的其中一幕。回想你在认识基督前是个怎样的人,耶稣如何转化你的生命?到目前为止,你认为你的名字如何被改变了?当中有什么故事?
2. 在你看来,为什么信徒会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蒙受巨大损失?天堂为何会成为一个抹去所有眼泪的地方?
3. 试用你自己的话来解释:什么令慈爱在审判的时候面对与同辈不一样的待遇?关于我们应如何生活,她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4. 第九章提及圣经里关于天堂的描述,有什么地方令你惊讶?为什么?
5. 第十章里这么说:“耶稣的宝血洗净了那些令我们无法进入天国的罪,但却不会让我们免于信徒的审判,那审判将会断定我们作为信徒不论是好是坏的表现。”你对这话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研读完这部分后,你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