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恩典和召唤是绝对不会收回的。(罗马书十一章29节,新普及译本)
一个人是可以偏离神的计划的,那些令人偏离的事物看起来可能是好的或是属神的,许多人都会因此觉得惊讶。这样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记得,我们不是被呼召去惧怕失败或惩罚,而是去敬畏神。敬畏神让我们能一直遵从神的教导,我们要“亲耳听见祂说话。无论你们向左还是向右,都有声音在你们身后说:‘这是你们该走的路’”(以赛亚书三十章21节,新普及译本)。现在让我们把焦点转向另一个题目,就是如何知道我们在建造神订制的居所中的位置。
首先:你是否热切地寻求神?
当被问及你是否正在命定里时,也许你会想:希望我是在命定里,但我不知道自己被召去做什么?这背后可能有许多原因。你应该先自问:你是否有热切地寻求神?我们知道,神会赏赐那些在信心里恒切地寻求祂的人(参希伯来书十一章6节),而不是那些因好奇或猜疑来随便寻求祂的人。若有人热切地寻求神,满心期待得到答案,那人就会知道自己在世被命定要做什么。
我在普渡大学的弟兄会信主得救后,马上就开始寻求神对我生命的心意。我是一名工程系学生,每隔一个学期都会到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工作。除了单纯地渴望顺服神以外,其中一个驱使我去寻找呼召的动力,就是在我得救后几个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我在办公室里,与八到十个工程师一起庆祝一个为公司服务了三十八年的人。我们都在轻松地交谈,然后那人对我们说:“我每天都讨厌来这里上班,已经持续三十八年了。”房间里的人要不同意,要不一笑置之,只有我是例外。我震惊极了。
在这群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中,我只是个菜鸟,而我很疑惑怎么没有人提出相反的意见。于是我冲口而出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你一做就三十八年呢?”
他看着我说:“这是一份工作。”
我当时也开始讨厌上班。我父亲是个工程师,他告诉我这是一个好的职业,工作既稳定,收入又丰厚。但这件事却让我的看法改变了。我想,我不要让金钱、安稳或任何别的事情拦阻我不去完成我来到世上的目的。我当时就下定了决心,要知道自己的呼召和如何走进呼召。
我知道,只要你在与神同行的初期就开始寻求祂,祂会让你看见自己生命呼召的整幅图画。换句话说,神会从开始时就让你看见终局。当约瑟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就看见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就连他父亲和兄弟们都会在他之下服侍他,但这并非在几年后就发生。摩西知道他会带领以色列民族,他在事情发生前最少四十年就知道了这一切。大卫还年幼、在看羊的时候就看见他要作王,但要经过许多年后他才真正成为以色列的统治者。这样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
我的计划是在普渡大学完成工程学位后,再去哈佛大学念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然后加入美国企业当高级管理人员。我计划了会结婚,想着每年放假几次,再把所赚到的都什一奉献。这就是我服事神的想法。
我越是去寻求神,就越感觉到要去全职服事。我不喜欢这个想法,但我可以夸口的,就是我知道顺服神就有满足。当我向神委身,决定不论如何都顺服祂的时候,祂就开始让我看见我的整全呼召图画。
早在八十年代初,神已经让我看见,要是我一直顺服祂的话,有天我会以神的话语影响许多国家。不用多说,这令我难以置信。我根本不认为这有可能发生。我是个生于小镇的男孩子,根本不认识任何参与全国性或国际性事工的人。
跟约瑟和大卫一样,神会让我们看见最终的图画,但却不会揭示完成目标的每个步骤。这使我们一直停留在信心中,而不是不断找理据。我们要寻求顺服神对我们所说的,然后一直向目标迈进。可是,我们的下一步很多时候看起来不像是在向目标迈进,更多时候是恰恰相反的。如约瑟一样领受了一个当领袖的梦后被卖作奴隶十年,这实在谈不上是符合逻辑的步骤。因此圣经告诉我们:“要完全信靠主,不可倚杖自己的聪明。你无论做什么,都要寻求祂的心意,祂必指示你当走的路”(箴言三章5-6节,新普及译本)。
几个月后,在我大学三年级的感恩节期间,我选择留在宿舍,而其他同学都回家度过四天的假期。我禁食祷告,寻求神对我生命的指示和心意。几个月后,我就领受了下一步去哪个方向,那看起来与进入服事是完全相反的。对我来说,符合逻辑的下一步就是进入神学院,但神让我看见我要去面试一份工程师的工作。这就是神叫我们不要依靠自己聪明的原因!
我在校园里去不同公司的面试,但马上感觉到要去德州达拉斯的罗克韦尔国际(RockwellInterntaional)工作。这根本就不合逻辑,因为我知道达拉斯连神学院也没有。在其他城市有另外十三个工作邀请等着我,有些地方是有神学院的,而且这些公司的工资都比罗克韦尔高的。但是,我还是顺服了。
当到了达拉斯后,我走进一家教会,主让我看见我要在这里扎根。我在这一家教会里通过服事来成长,也踏上了起步点,让我一直走到今天。
第二:你有扎根在群体里吗?
这让我们来到第二个人们无法找到神在他们生命中旨意的原因:他们没有扎根在地方教会。神在圣经告诉我们:“他们栽于耶和华的殿中,发旺在我们神的院里”(诗篇九十二篇13节)。
那些栽于耶和华殿中,也就是地方教会的人,将要发旺在我们神的院里。神的院的其中一个层面就是基督的审判座,所以,如果我们稳固地扎根在地方教会里,那么不论是现在或是审判时我们都会发旺。这就是神的计划。
教会是由主──不是人──立定的。耶稣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它”(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留心“建造”一词。如果耶稣并未身在其中,又怎能建造教会呢?答案是,通过祂的身体──就是我们。因此,我们被称为与神同工的人(分包商)。恩典、能力、恩赐都是从耶稣而来,祂是超自然能力的供应者,但祂需要顺服的器皿才能完成工作。问题是:我们是在与神同工来建立教会,还是被自己的动机策动呢?
主的教会是全球性的,之下又分成了不同的地方教会。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主在启示录,向七家地方教会说话,包括:以弗所、示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和老底嘉。
经文中,教会又被称为基督的身体。主的教会分别座落在不同地方,正如基督的身体也分散在不同地区。
主是安排祂子民在哪个地方的那一位,保罗告诉我们:“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具各安排在身上了”(哥林多前书十二章18节)。这也许令人大吃一惊:上哪家教会的选择权不在我们手上,却在神的手上!
我们停下来想一想:许多人选择去哪家教会,犹如选择去哪家杂货店一样随便,却没有求问神希望他们应去哪里。但如果你没有安放在基督身体上的正确位置,又怎能走进命定呢?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按神的设计仔细联络的,如果手被安放在膝盖上,就很难发挥作用了。因此,我们在搬到别的城市或加入教会的时候,都应该寻求神的心意。
每人在地方教会里都有自己的角色,圣经说: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做肢体。神在教会所设立的...。(哥林多前书十二章27-28节)
接着保罗列出了一张清单,那些都是地方教会中的主要岗位。虽然他没有完整地列出清单,但我们参考新约圣经的其他经文就可以知道,每个信徒都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如我们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一样。如果我们没有在被指派的基督身体内发挥功用,那么这地方教会就不是健全的──正如你的其中一个或多个部位或器官选择自我独立运作、拒绝运作或断绝联系的话,你的身体也就不是健全的。
可惜的是,因地方教会的严重不健全,让许多基督的工作都无法在社区成就。为什么?很多时候都不是因为不济的教会领导,而是因为那些我行我素的信徒。你可以想象吗?如果我的眼睛、双脚或身体上的任何一部分都选择随己意活动的话,情况会如何?当想到我们地方教会的状况时,就不得不为神仍能在美国所成就的事而赞叹。
相反地,为什么初代教会可以有如此爆发性的增长呢?让我们研究一下:
所有信徒都一心遵守使徒的教导,彼此契合相交,一起祷告,分享食物(包括领受主餐)...所有的信徒聚集在一处...又天天在圣殿里一同敬拜,在各人家里领受主餐,怀着大喜乐慷慨地分享食物──他们无时无刻不赞美神并得到全体民众的好感。主每天都把得救的人加给他们。(使徒行传二章42-47节,新普及译本)
你看见这些信徒都扎根在当地的基督身体吗?他们一同敬拜、聆听相同的信息、拥有相同的异象,结果带来健康的教会增长。人们通过地方教会来服事主,这服事也影响了他们在家里的其他生命。
对初代教会的信徒来说,加入地方教会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后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有些寡妇在供给食物的事情上被忽略了。使徒就请地方教会的信徒前来,告诉他们,让领袖们舍弃传道工作,而去照顾人们用餐是不合宜的。“请你们选出七个备受敬重、被圣灵充满,又有智慧的人,我们要把这责任交给他们”(使徒行传六章3节,新普及译本)。
注意看,领袖们没有说:“我们要找些义工来,有谁愿意花时间去服事这些妇女?”不,所有信徒都委身于服事,因为他们都扎根于地方教会。我个人相信,每个教会成员都希望被选上去服事,结果选出了七个人...
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
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使徒行传六章6-7节)
使徒按手在这七个人的头上,这恩膏不是为了讲台上的服事、教导家庭小组、带领敬拜赞美或去参与短宣,而是为了服事教会里的寡妇们吃饭。
可是,当这七个人站在基督身体里该服事的位置上时(虽然这看起来何等微不足道),神的道就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我们看见奇妙的事实:在使徒行传第一到第五章,圣经好几次用了“加增”一词(译按:英语作added)来形容耶路撒冷的教会增长,以下是一些例子:
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added)三千人。(使徒行传二章41节)
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added)他们。(使徒行传二章47节)
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added),连男带女很多。(使徒行传五章14节)
到这里为止,只有门徒在地方教会处理服事的工作,彼得是唯一一个被记录下来的传道人。可是,到了某个时候,信徒发现每个人都有两个主要责任:首先,向别人宣扬及教导福音;第二,在地方教会担任岗位。
这个发现,让所有信徒都去传扬耶稣死而复活这奇妙事情,就像我们在使徒行传五章42节到六章1节中所看见的:“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那时,门徒增多...。”彼得是不可能向每家每户传讲福音的,因为当时没有广播、电视或互联网。所以,我们知道所有信徒都开始向邻舍传扬及教导耶稣基督的福音。现在,教会不但是数目增加(addition),而是倍增(multiplication)。这是你第一次能够在使徒行传中找到倍增式的增长。
可是,倍增的动力并未就此打住。当信徒开始在教会参与服事(像那些服事寡妇的弟兄们),我们读到,门徒的数目不仅是倍增了,而是大大地倍增了。大大地倍增就是以几何级数增长!
让我与你分享增加、倍增和几何级数增长之间的区别吧。假设有个牧师,每个月都为主赢得一万个灵魂,你会认为这是个挺有果效的事工吗?大概是吧!但他要多久才能赢得全世界的灵魂呢?要五万年时间──前提是这段期间内没有人出生,也没有人死去!这是人类历史的八倍时间!所以是不可能达成的!
现在让我举例说明大大地倍增的意思。假如你为主赢得两个灵魂,又让他们二人加入你的地方教会。下一个月,这二人各自带了二人信主加入教会,总共就有四个信徒;再下一个月,这四人都做了相同的事;再下一个月,这八个人又各自带了两个人信主加入教会。假如这个运动持续下去,你知道把福音传遍整个世界要多久吗?答案是三十三个月。没错,少于三年!这就是大大地倍增的例子。
我们可以在圣经哪里找到这例子?
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住在亚细亚(省)的所有居民,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听见主的道。(使徒行传十九章10节,扩大版圣经AMP中译)
这节经文说的是所有居民!如果圣经说是所有,那就是代表每一个人。我们所谈的不是一个城市,而是整个地区。他们当时没有卫星通讯、电视、广播、社交媒体、汽车,就连自行车都没有。这就是几何级数的增长。要有健康的基督身体,才能经历大大地倍增。这健康的基督身体是由扎根地方教会的信徒组成的,他们会在教会里服事(通过管理寡妇的饭食、司事、安排停车场的位置、招待、监狱探访、儿童事工等等)。那些服事的人也会接触到一些一同工作和起居的人,让他们也加入地方教会。要记得,耶稣吩咐我们不仅要使万民作祂的信徒,而是要作祂的门徒。我们必须让那些受我们影响的人扎根在教会里,好让他们能学习一切耶稣所吩咐我们的(参马太福音二十八章20节)。我们需要动员整个基督的身体和运用当中所有恩赐,来让人在基督里成熟。关键在于我们要在地方教会扎根,我们才会发旺。如果你留意的话,腓利是那七位被拣选去管理寡妇的饭食的其中之一,可是,在使徒行传的较后部分,他却被称为“传福音的腓利”,他的服事已遍及许多城市:“第二天,我们离开那里,来到凯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使徒行传二十一章8节)。
即使腓利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布道家,又被主带到另一个城市,他还是被视为服事寡妇的七个人之一。在他进入生命的呼召前,他在地方教会的服事仍是非常重要的。我会这么告诉人:“也许你生命中有一个伟大的呼召,但如果没有先扎根在地方教会里,这呼召是不能完全成熟的。”
让我再重复诗篇作者的话:“他们栽于耶和华的殿中,发旺在我们神的院里”(诗篇九十二篇13节)。思考“栽”这个字。要明白神国的运作方式,就要思考撒种与收成的定律。耶稣对祂的门徒说,如果不明白撒种、生长和收成的原则,就不能明白祂所有的比喻(参马可福音四章13节)。简单说,整个神的国度就是:
...如同人把种撒在地上,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谷既熟了,就用镰刀去割,因为收成的时候到了。(马可福音四章26-29节)
假设我有一些不同品种的种子,我不懂分辨它们,只知道全部都是果树的种子。唯一让我可以分辨它们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栽种起来。只要撒了种,随着时间过去,它们长大后,我就会发现它们的品种。
神把预定的呼召放在我们里面,又赐下恩赐让我们能够完成:“祂在基督耶稣里重新创造了我们,让我们能够去做祂早已安排给我们做的善事”(以弗所书二章10节,新普及译本)。而且“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罗马书十一章29节)。根据耶稣的教导,我的呼召和恩赐也如种子一样。如果我把自己栽种在教会里,就会进入神所赐的命定。否则,我也许懂得运用这些恩赐,却有别于创造主原来的目的。因此,不要被世界所衡量的成功迷惑了。你也许借恩赐获得非一般的成功,但却不一定是顺服创造主的计划。
容许我举些例子。你会看见在世上有许多人拥有动听的声线,这人的歌声能让人感动落泪。他们的恩赐原是要用来荣耀神,触动人心去追求神的心意和渴望。不过,他们永远无法完成命定,因为他们的听众没有因他们的歌声而得救,或被激励在教会里扎根。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这些听众可能一生都没有听过主的福音。可是,有些人已经相信耶稣,却没有恒常去教会聚会。他们没有可能完成最崇高的神国呼召,因为他们没有在教会扎根。他们也许被召去影响教会以外的生命,也许在某程度上也算成功了,但如果他们能把自己扎根在教会里,那影响力将会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