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门书籍 > 被永恒策动

第十二章 被神呼召(下)



一个人可以得着一些恩赐,并以看似最好的方式来运用。但假如种子没有栽种,一直保留原本状态的话,你将永远无法从它的形状、外观和坚硬度等,来准确知道那棵树的品种。同样地,除非你被栽种在教会里,否则你也永远无法知道你真正从神来的命定。这是神的设计,不是人的设计。

另一个问题就是:当有问题出现的时候,信徒就会转到别的教会。今天,不论男女,只要看见教会里有问题(特别是领导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离开教会。也许问题出自领导层或团队运作教会的方式,也许是出自奉献的募集或使用的方式。如果会众不喜欢牧者的讲道,甚或那牧者可能太高姿态,或太亲民了,他们就有可能离开。问题也可能是教会的核心团队没有足够关心其他会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会众与其面对困难,心存盼望,却选择跑去那些看起来没有冲突的地方。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耶稣是教会的唯一一个完美的牧者或成员。若是如此,为什么在西方社会里,我们总是逃避困难,而不是面对并克服它们呢?我们只会从一家教会转到另一家教会,希望找到一处拥有完美无瑕的领导层和会众的教会。但要记得,神在哪里让我们扎根,魔鬼就在哪里攻击和赶散我们。我们的仇敌魔鬼希望把人从神所栽种的地方连根拔起。如果他能把你赶走,他就得逞了。但如果你即使面对最严峻的冲突仍不动摇,就会破坏魔鬼的计划,成就神的计划。


我再重申,“他们栽于耶和华的殿中,发旺在我们神的院里”。如果你每隔三个星期就把植物移植,结果会如何?它的根部会开始萎缩,也无法按着它原有的能力开花结果。如果你在一直把它移植,它更会因不断受干扰而枯死。

许多人从一家教会转到另一家教会,试图发展他们在服事上的呼召。如果他们没有认出神让他们扎根的地方,就容易觉得被冒犯。如果事情的发展是事与愿违的话,他们就会因被冒犯而离开。他们离开的时候,还会怪责教会的管理层。他们看不见自己性格的缺点,也没有发现神正在通过他们所受的压力去炼净他们。(这不限于服事,也涵盖婚姻、工作和其他人际关系。)

让我们从神谈到植物和树木的比喻中学习。当果树被栽在地里的时候,它要面对风霜雪雨。如果那棵年轻的树能说话的话,也许就会说:“求求你,让我离开这里吧!请把我放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地方!”

如果园丁听了那树的话,他就真的害了那树了。树木要是根扎得更深,就能抵受烈日和风霜。它们所面对的危机,最终使它们更加坚固。周遭的艰苦元素驱使它们发展出更强韧的生命力。终有一天,它们纵然要抵御最猛烈的风雨,却仍然能结出果子。我们只要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抗拒神容让我们所要面对的遭遇,因为那将使我们在呼召里成长。


第三:你有被缠累吗?

最后一个令人找不到、完成不到呼召的原因,就是缠累。重担使人无法向神委身,也就无法完成呼召。

保罗如此形容自己:“但是我不把自己的生命看为宝贵,为要跑尽我该跑的路程,完成从主耶稣所领受的服事工作”(使徒行传二十章24节,中文标准译本)。保罗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他有工作需要完成,但也意识到那工作尚未完成。他怎么知道呢?就像耶稣、彼得都知道一样(参彼得后书一章14节),就像其他寻求神、扎根在教会、并忍耐着的人都知道一样。主会向那些看神的旨意比性命还重要的人启示,这就带出最后的重点:当我们把生命完全摆上,为要完成神在我们生命的计划时,我们就不但能发现,更能完成我们的呼召。

福音书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某天,耶稣从一个城到另一个城去。圣经说:“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一人对耶稣说:‘袮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袮’”(路加福音九57节)。

说这话的人是兴奋的、有热情且真诚的,他希望一直跟随耶稣。可是,耶稣却看透人的热情,知道人心里的真正动机和筹算。耶稣看见这人有一个拦阻他完成命定的缠累,因此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加福音九章58节)。

这个人大概在享受着属世的安稳:有着一份好的工作、可观的财产与令他安享晚年的退休计划。耶稣以自己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来直接击破这对属世安稳的渴望。

我仿佛能看见这个人,还有其他人,开始慢慢后退到人群的最后,最终溜走了。这个人很可能会说:“耶稣啊,我可以为袮的聚会做招待、在乐队里弹奏、甚至帮助从镇上来参与特会的长者停车。”他跟随耶稣的动力瞬间熄灭,希望服事耶稣的良好动机也转眼消失。这人和许多别的人都离开了,他们仍想要支持耶稣,但却不想委身。

耶稣看着另一个仍然热心的人说:“跟从我来!”

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路加福音九章59-60节)

这是何等强烈的回应。有些人认为,耶稣太不懂得人情世故,而且过分严苛。可是,我们必须明白当时的文化。学者告诉我们当时的传统,如果父亲死了,而长子也尽责埋葬了父亲,那他就能得到双份的产业。可是,如果长子没有尽责任去埋葬父亲,那双份的产业就会转给次子。

那人惦念着钱财。也许他渴望有好的生活,但这想法最终会拦阻他跟随耶稣。他会分心,或是根据钱财来做决定,而不是依据神的计划去判断。

当主耶稣这么说的时候,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个人和其他别的人,都开始后退了。他的反应大概会是这样的:“耶稣啊,当袮到我的城市开特会时,我会在那里服事袮,我会参加诗班或其他岗位。我可以这么做,也热爱这么做,而且是无偿的。”这个人和许多别的人已经失去了跟随耶稣的热情。

要注意,这个人没有说他不会跟随耶稣。他说他会跟随,但他的问题在于“容我先”这三个字。他希望确保自己想要的能够先去达成,然后再把生命交给耶稣。

如果我们要知道并完成神对我们生命的计划,就不能让任何别的事情比祂的旨意更优先。我看见无数信徒都因为希望先满足自我的优先次序,结果从顺服神里退却下来。他们错过了自己的呼召,何等可惜!他们的呼召却待其他人来完成。他们在基督的审判座前会有什么评价?

返回我们所看的经文。群众数目越来越少,另一个热心的义工上前来。

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袮,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

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加福音九章61-62节)

请再次留意“容我先”这三个字。这个人显然与家人的关系非常亲密,或在家里有要好的朋友或女朋友待着,他只是想要告诉他们自己决定要跟随从加利利来的人子。那些紧密的关系,会成为他如何服事耶稣的最终决定因素。因此主直接对付这一点,说他不会适合参与神国度的服事。

我仿佛能看见这人与另外一群人一同后退,几乎能听见他说:“耶稣啊,我的公关技巧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很卓越。我可以成为袮事工的顾问,让袮招到很好的同工。我也可以帮袮安排举行下一次特会的场地,并且招聚人在聚会里当司事和招待。如有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当司事!我听候袮的差遣!”

大概这时候耶稣已看见,那一大群热心的追随者只剩下七十人左右。开始的时候,可能有几千人在聚集,但祂直接对付了这三个缠累人、拦阻人完成命定的范畴:安稳、钱财和关系。(在我多年的经验中,这些都是主要的范畴,当然还有其他如享乐、渴望神旨意以外的东西等等。)

当阅读不同福音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因为看见是新一章的开始,而错过了耶稣在路加福音的重要声明。可是,让我提醒你,这福音书其实是一封很长的书信。后来教会为了方便翻阅,才把章节添加上去。看看路加接下来的话:

这事以后,主又设立七十个人,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在祂前面,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就对他们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路加福音十章1-2节)

这经文的含义是何等的丰富。首先,路加说“这事以后”。我们必须问:什么事情以后?答案是,当耶稣看见群众减少到只剩下一小群仍然站着,没有退却的人。这一小群人对自己说:我不在乎跟随祂要付多大的代价。我愿意,而且我会这么做!他们听见耶稣对安稳、钱财和关系的回应,他们决定不让任何事情拦阻他们完成自己在神里的命定。

然后耶稣设立了七十个新队员,很可能就是那些剩下来的人。在新约圣经,设立和拣选在运用上是同义词。一个被设立的人就是被拣选的人,一个被拣选的人就是被设立的人。耶稣特别在马太福音的两处作出相同的声明,如果祂在同一部福音书中重复同一句话,我们就需要加倍注意了:“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马太福音二十章16节、二十二章14节)

被召的人多。有多少?准确点说,是每一个人。所有信徒的生命都有一个呼召,并且拥有完成呼召所需的恩赐。可是──这可能令你震惊──被拣选或设立去完成那呼召的人却是少的。为什么被设立的人少?因为只有少数人为了去完成生命中的呼召,舍弃所有欲望、安稳、对钱财的渴望与拦阻人的关系等等。

留心看耶稣的话:“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马太福音九章37节)。如果我们的世代没有被得着,那不是神的问题,因为神“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摩太前书二章4节)。我们才是那需要站在审判座前,交代为什么这世代并未被主完全得着的人。如果我们完成了呼召,那就不会被审判。可是,如果我们容许缠累成为我们的拦阻,那我们的审判就会是严峻的。

也许你会说:“我只是其中的一位。”如果你的肝脏说:“我是身体上不重要的一员,没有人注意到我或我的工作,我情愿做自己的事也不要完成被造的目的。”那你自己会有什么状况?你也许知道,如果身体没有肝脏,那问题就可大了。假如肺部、大腿、脚部或身体的任何部分说这话呢?身体的每个部份或器官都是重要的,因此教会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

事实是,耶稣告诉我们只有少数会完成在神家里当分包商的命定。每个信徒都被呼召去建造,但只有很少数人能完成。也就是说,大部分站在信徒审判座前的人,都会蒙受亏损,不会得到荣耀的奖赏。

我知道这不是令人兴奋的消息。可是,好消息是:你可以从现在开始,跪下来向神祷告,求神饶恕你曾容许别的事务拦阻你顺服祂在你生命中的旨意,然后逐步向前迈进。二十世纪的伟大布道家史密斯·维格士维尔(SmithWigglesworth)等到五十岁才开始他的事工,现在对你来说还不算太迟。

要记得,能够好好建造的步骤关键是:首先,在信心里寻求神;然后,扎根在神向你启示的地方教会,一直顺服那里的领袖;第三,丢弃生命里的缠累。当神让你看见那些缠累你的重担,就求神赐下宝剑去砍断那些在你的魂或身体之上的连结。神的恩典足以使你得自由。

全部的奖赏

进入下一章前,我还有最后的话。有许多人从未开始建造神的居所,甚至已经偏离了航线。他们被暂时的荣耀扰乱了:今世的荣华、对影响力、权力或享乐的欲望、人的认同等,这一切都会逝去。不要被迷惑、被误导或受影响了。要保持专注,因你在基督里有任务要完成。你有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有些人在某个季节的劳力,甚至毕生的努力不能存到永远。他们的努力会被焚毁,不能成为神永恒居所的一部分。你可以想象吗?

为了帮助你想象这句话的分量,让我再回去我和丽莎订制的房子的故事。因为我每天都去工地查看,分包商们都挺熟悉我了,他们叫我做“传道者”。

每天我开车到工地的时候,工人们都在播放令人震耳欲聋的迷幻摇滚音乐。他们看见我后,其中一人就会跑去把音响关掉。我因他们对属神事物的敬畏而会心微笑。我们会稍微跟他们交谈,我与这些人有了一些很有趣的对话,也有很多美好的服事机会。

其中有次,我记得分包商们告诉我一些他们有份参与建造的伟大建筑。当他们回顾自己的贡献时,脸上都焕发出神采。你能看得出,他们因有分参与施工而大感满足与快乐。他们单纯地因为自己的努力能造福其他家庭而高兴,而且凡看见那些美丽建筑的人都会知道他们的贡献。

让我们再想想。你可以想象那些在华盛顿建造白宫的分包商的感受吗?试想象有一天他看见自己的孩子放学回来,说他们在课上认识了全美国最著名的房子,孩子们更兴奋地说会到那里做亲子实地考察。

你可以想象这分包商会有多兴奋吗?他能够分享自己建造那房子的经验!当他陪着孩子到白宫进行实地考察的时候,那将会有什么心情?另一方面,当同学们发现自己孩子的父亲有份兴建美国总统的家,然后他再看见自己孩子脸上的兴奋与自豪时,那又会有什么心情?

我们也会一样的兴奋与自豪。但我们建造的不是一所最终会被拆掉或替代的房子,却是在建造一所将要永永远远成为整个宇宙焦点的房子。是的!要记得先知弥迦的话:“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祂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祂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弥迦书四章2节)。

宇宙里所有事情都会围绕着神的居所不断出现,管理一切受造物的智慧和法则都从它而出。最奇妙的是:十兆年后它仍会像刚竣工的那天一样美轮美奂。

曾有一位至死忠心的伟大牧者,他不断传扬福音超过六十年,在千禧年的开始前进入了他的赏赐里。他离世后一年,我去了美国中西部的一家大教会,那里带领敬拜的领袖分享了一个从神而来、栩栩如生的梦。在梦中,他去了天堂,看见这位伟大的牧者并跟他聊天。那牧者欢愉地微笑着告诉那带领敬拜的领袖:“这比我所能想象的好得多了。”

他们谈论真理和别的事情,然后那牧者转过身来,指出他在锡安所施的那部分工程,是极其巨大的。他的忠心带来极大的影响,其宽广程度是超出他所能想象的,而这一切就在他的眼前出现。他能指出属于他施工的部分,就像那些分包商向我重述他们的贡献。何等伟大的永恒奖赏!

试想象,在永恒里,你不但能向你的后裔,还有前来观看锡安──就是神荣耀的居所──的列国和群众展示你的工程。他们都将看见你在神居所里贡献的部分。你能想象这些人来观看神居所的伟大,然后在永恒里一直谈论你的贡献吗?

让我们想想相反的情况。如果因为你没有忍耐到底,结果你找不到你所施工的部分。你能想象当你的后裔或先祖来观看你的努力的时候,你却无法展示任何东西的心情吗?你能想象当列国前来想观看你的工作,但在整个永恒里,你都无法向他们展示任何东西,因为你原来的工程已经被毁掉并取代了吗?让我们来读保罗的话:

如果你的工程能通过考验,那是好的;若是不能,属于你的那部分建筑就会被毁掉,重新开始。(哥林多前书三章14-15节,信息版圣经MSG中译)

这是真正的永恒亏损。可惜的是,这就是现实。亲爱的朋友啊,我不希望你落得如此下场,神也不希望这样发生。你现在就可以决定不让这事发生在你身上。神给了你恩典去建造锡安,正如使徒约翰说:

你们要小心,免得失去我们辛劳得来的成果。你们也要全力以赴,好得到你们全部的赏赐。(约翰贰书八章8节,新普及译本)

主已经清楚显明,凡是祂的儿女都有机会因建造祂的居所而获得永恒奖赏。你的努力将永远不磨灭、变旧或需要被更替。如果你依靠神的恩典,好好建造,你的贡献将会永永远远被许许多多的天使和群众羡慕。



问题讨论

第五部份:第十一章至第十二章

1.   我们知道神不需要我们为祂做任何事情,但祂却希望我们与祂同工。这让我们如何明白祂、祂的国度和我们自己?

2.   诗篇一百三十九篇16节告诉我们,神在我们还未出生,就已经写了一本书,勾勒了我们一生的每个时刻。我们可以有什么方法去了解,神为我们这独一无二的故事写了什么?

3.   我们可以(甚至是轻易地)把人生放在那些看起来是好的事情上,但却仍然错过了呼召。你有没有因为恐惧或沮丧,结果令一些东西熄灭了?现在你可以寻求神,请祂在你生命中再次点燃起来。

4.   在第十二章,我们讨论了三个按着神心意去建立生命的关键:热切地寻求祂、扎根在祂的家里、脱离一切缠累。以上哪一方面是你需要改变的?你可以怎样在这方面成长?

5.   在永恒里,我们可以得着全部、部分甚或毫无赏赐。对你来说,全部的赏赐是什么?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