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门书籍 > 被永恒策动

第十三章 倍 增(上)




收割的人会得到丰厚的酬劳,他们收获的果实,就是把人带进永生。无论是播种的,还是收割的,将来都要欢喜快乐!你们知道俗语说:“一个人播种,另一个人收割”。这话是真的。(约翰福音四章36-37节,新普及译本)

撒种的和浇水的抱着相同的目的一起工作,将来都会因各自的辛劳得到奖赏。(哥林多前书三章8节,新普及译本)

那些在国度里忠心服事、建造神居所的人,将获得丰厚的永恒报酬。我们将按自己的劳力和工作得赏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岗位,但不同的呼召最终都带来一

个结果:生命被永恒影响。许多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公开地触摸上百万个生命的

传道人才会站在天堂的最前端,领受最大的奖赏。可是,这并非对的。神不是按人所作的来赏赐,而是按人因顺服而作的义行来赏赐。如果神是按人的标准来赏赐,那么事工的焦点将要达到企业级的成就,但我们在前两章所见,事实绝对不是这样。神根据我们被呼召去做的事情,就是祂使我们有能力去完成的那些事,来作审判和赏赐。


恩典加力

在主后56年,保罗在离世前十年说自己是“使徒中最小的”(哥林多前书十五章9节)。若对教会历史稍有研究,都会认为保罗说这话是奇怪的。他影响了当时整个当时已知的世界,他为神国所成就的,比当代任何一个人都要多。他毫无疑问,是当时最伟大的使徒。他怎能说出这样的话?他在夸大其辞吗?但这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可能在写圣经的时候说谎。除非保罗真的如此相信,否则圣灵绝对不会容许这话在圣经出现。

保罗继续写下的经文可以解答:“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祂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0节)。

有意思的是:保罗承认自己的成就比其他使徒都要多,但他却认为自己是他们当中最小的。保罗自己的话解释了这矛盾:“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保罗把自己跟神借他所成就的工作分别出来,因他完全明白自己不能在神对自己的呼召上加添些什么,或去成就任何在神所赐自己能力以外的事。这一切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总结:恩典。这动力适用于所有信徒的呼召。

让我分享一下自己在服事里的经历。现在我所写的书已被翻译成超过一百种语言,分发到世界各地,数目多达几百万册,无数人的生命因此而得改变。

许多时候人们都会问,我有什么写作秘诀。我总是打从心里笑出来,因为在神的恩典彰显在我生命前,我实在是个糟透了的英文科学生和作家。我要花多个小时才能写好两页纸。我甚至会消耗半本笔记本,才写完第一个段落。现在当我写作时,字句与词汇从我里面涌出来。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谁在我里面写这些书,我只是第一个能阅读这信息的人而已。

有一次,我在一个全国性的电视清谈节目上接受访问,访问的重点就是我每本书里的信息。可是,在访问期间,主持人似乎越来越专注在我自己和我的成就上,而不是那些信息。我开始觉得很不自在,并寻求圣灵的智慧,希望能改变谈论的焦点。

过不多久,我们的讨论稍作停顿,那是最好的时机让我提出圣灵给我的话。我引用所罗门的话:“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神这样行,是要人在祂面前存敬畏的心。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将来的事早已也有了,并且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传道书三章14-15节)。

我接着说:“在外面有无数的牧者和传道人正在做神呼召他们去做的事:有的在农村牧养三百人的教会,有的在发展中国家服事失丧与受伤的人,他们都投入宣教工场了。那些在城市里服事的,有的每天受着生命威胁去帮助那些被认为一文不值的人,还有许多人在职场上忠心地服事神。这些例子多不胜数,也许你永远都不会邀请他们上这节目做访问,但他们却会站在天堂的最前端,因为他们顺服呼召,并以纯净的动机去做所交托他们的事。”


我续道:“至于我,神呼召我去做一个独特的工作,这触摸了许多生命,因此你才邀请我来这节目接受访问。可是,我却不能在神给我的呼召上增添分毫。我不能凭己力把这影响变得更大、覆盖更广或进一步优化。而令我惧怕的,就是我只能把事情搞砸!”整个访问的氛围突然变得肃穆起来。访问我的人也有着一个国际性的事工,他也同意我的话并把余下访问的焦点,再次转回对人的服事上。

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对的。也许你被呼召成为妻子和母亲,在教会的托儿小组服事或在祷告室内代祷。如果你忠心地坚持到底,你将因顺服而大得赏赐。也许你被呼召在教会的监狱事工服事,在职场里触摸生命或慷慨奉献支持事工。如果你忠心地坚持到底,而且打从心里为神这么做,你的赏赐将会跟那忠心地收割许多灵魂的布道家一样。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我相信,在天堂的前端,我们将看见无数身为人母的、商人或蓝领工人等这样的人,领受从主而来的最大赏赐。

神在地上的军队

耶稣基督的教会是神在地上的军队。我们都有不同的岗位和恩赐,以完成使命。我太太多年前被主唤醒,并看见这支在圣灵里的大军队。那时是凌晨四点钟,她马上把我叫醒,告诉我她在异象里所看见的。

她说:“约翰,那是一支军队,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军阶、位置和责任。他们以完美的次序列队前进,不同军阶里都有空缺,我看见人们正在加入。我看见我和你进入两个服事的地方,没有人需要看着别人才知道要往何处去。他们的步伐完全一致,因为他们都定睛在主耶稣身上。”然后她说了一句吸引着我的话:“没有人贪图别人的岗位,每个人都满足于神为他们安排的岗位。”你有注意到吗?军队里没有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服事岗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满足而快乐地服事。

记住这一点。让我们返回那订制的家的例子。圣经说:“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聪明立稳”(箴言二十四章3节)。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智慧来建造,一种是从天上来的,另一种则不是。

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应当有美好的生活,用明智的温柔,把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果你们心中存着刻薄的嫉妒和自私,就不可夸口,也不可说谎抵挡真理。这种智慧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属地的、属血气的和属鬼魔的。因为凡有嫉妒和自私的地方,就必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各书三章13-16节,新译本)

无论我们做什么,无论那看起来有多好,如果背后的动机是嫉妒或自私的,我们就在用属肉体的,不符合圣经的,属仇敌的动机来建造,这肯定是不能得赏赐的。

韦伯斯特字典(Webster)定义嫉妒是“不满足或贪求别人的优势、成功和拥有的东西等”。1如果我们以世界的眼光看神的呼召,就难免会嫉妒。当时有传道人羡慕保罗的任务,保罗写道:“有些人传扬基督是出于嫉妒和纷争,但也有些人是出于好意。这些人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派来为福音辩护的。那些人传讲基督却是出于自私,动机并不纯正”(腓立比书一章15-17节,新译本)。

这些传道人不满足于神给他们的呼召,却羡慕保罗的成就。这嫉妒由自私的动机所驱动的。动机是成就某事的渴望和强烈欲望。如果动机是自私的,我们就会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益处。这样的动机只会带来混乱和纷争,并为一切恶事打开大门。

相反,属神的智慧会加增对天国的热情,而不是自私的动机。这将会按照主的计划来建造,并以祂的旨意为动机。圣经这样形容这动机:“至于从天上来的智慧,首先是纯洁的,其次是和平的,温柔的,谦逊的,满有恩慈和善果,没有偏袒,没有虚伪”(雅各书三章17节,新译本)。

属神的智慧先是纯洁的。换句话说,那不是表里不一的──外在的敬虔混合內里的嫉妒或自私动机。这就是要对主耶稣忠心,喜乐地接受祂的任命。这目的并非要成就最伟大的,却是要顺服呼召。无论借我们或别人的努力,我们都因神国可以扩张而喜乐。

属神的智慧总是以别人的好处,而非自己的好处为焦点。它是和平的,不好争吵、不专横、不极端或主观性的。它的根本动机是乐于看见别人行在敬虔中,成就他们的命定。这些人热爱服事,对人忍耐;他们也爱人,并以自己的服事岗位为流通的管子来服事人。可以这样做的是由属神的智慧驱动的。

属神的智慧的另一个特质是委身。当我们满足于自己的呼召,就会委身于神所分派的权柄。当看见神的居所正在修建时,只有主耶稣是那位负责建筑、设计和建造的。祂分赐权柄、能力与任务给教会里不同的人。那些一直顺服在上权柄的人,就是在审判座前大得奖赏的。那些分裂教会的副牧师、以上班时间建立自己业务的...即使他们的背叛带来显著果效,他们仍会在审判时承受巨大损失的。

不要让所得的果效蒙蔽你。即使有好的果效,我们仍可能是在悖逆神的权柄。回顾摩西的例子:神叫摩西吩咐磐石,水就会从磐石流出来,但他没有遵从。相反,摩西因愤怒而击打磐石,结果有许多水流出来,足够三百万人在沙漠里饮用,这些人大概会边喝边谈论说:“哇!神当然会听摩西的话,摩西的能力有多大啊!”

可是,当以色列人都喝了以后,神把摩西叫到一旁,告诉他将不能进入应许之地,因为他没有顺服。摩西所做的是有果效的,而且是神迹般的果效,但果效不是量度成功的指标。顺服才是量度成功的指标。属神的智慧以敬畏神为根基,以神的旨意高于一切。那些敬畏神的人会完全顺服神的权柄。

让我们回去我太太所看见的异象。那天早上,她对我说:“约翰,所有战士的脸孔都是完全一样的。”换句话说,那是一支没有脸孔的军队,显示神并没有设立任何高人一等的位置。若我们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贪图别人在教会里的岗位,或为了攀上更高的位置而悖逆权柄。只要我们好好扎根,就能得着从上头而来的赏赐。

不同层次

在福音书里,我们看见两个类似的比喻,它们都各自表达了关于审判座的不同真理。那就是才干和银子的比喻。第一个关于才干的比喻,强调不是所有信徒都有相同层次的呼召和恩赐。耶稣说:

“天国又像一个人要到外地去一趟,于是他叫了自己的仆人来,把财产托付给他们。他根据各人的能力,一个给了五他连得,一个给了两他连得,一个给了一他连得,然后就到外地去了。”(马太福音二十五章14-15节,新汉语译本)

那往外地去的人代表耶稣,仆人就代表我们。比喻中的他连得是货币单位,也因为这是一个比喻,那大概是象征着别的东西。

我个人相信,其中一个可能性就是:他连得代表了我们呼召和恩赐的层次。举例说,有些人的事工层次是可以接触列国的,其他的则能接触不同城市,也有些人的是接触教会里的家庭小组的。有些作家能接触数百万人,有些能接触数千人,有些则接触数百人。一个拥有行政恩赐的人能管理好一家巨型教会,其他的只能管理中小型教会。有些做生意的人拥有企业管理才能,让他们的业务能为神国奉献很多。其他人的业务能赚取几百万,更有一些人可以管理几家公司,赚取过亿元的利润,来奉献支持神国的工作。

返回这比喻的经文内容,其中有两个重点:首先,所有仆人都被赐予了一些。这让我们知道,教会里没有一个人是没有呼召(和对应恩赐)的。第二,每个仆人按个人的能力,得着不同层次的呼召和恩赐。但是,我们要记得,能力也是神赐我们的。若非神赐下能力,我们实在一无是处,正如经文说:“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哥林多前书四章7节)

在这个比喻中,拥有最高层次恩赐和呼召的仆人经过努力后,得着双倍回报,拥有两个他连得的也是一样。我个人认为,这显示即使神赐了我们恩赐,我们仍要努力去与别人配合,才能带来主所期望的回报。

可是,那拥有简单恩赐和呼召的仆人也许觉得,交托给他的是微不足道的,并且认为主是不公平、不讲理和严厉的。他大概会想:“为什么我所得的比别人少?为什么他们能够影响整个城市或全个国家?为什么他们得到讲道、歌唱或写作的恩赐,而我却一种都没有?为什么我的公司没有像别人的那样蓬勃发展,好让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奉献更多?”诸如此类。结果,他埋藏了自己的他连得,没有完成他的呼召。他把恩赐留为己用,或用在对神国没关系的地方。

过了很久以后,仆人的主人回来,要与他们算帐。那两个把所交托给他们的同样是翻了一倍,得到了相同的称赞:“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做得好!你在少许的事上忠心,我要委派你管理许多的事。进来分享你主人的快乐吧!”(马太福音二十五章21节,新汉语译本)那拥有最高层次恩赐和呼召的仆人所得的称赞,跟少得恩赐和呼召的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忠心又尽力的。这再一次证明,神只要求我们要忠于祂所赐的。

只有那有一个他连得的仆人被严厉地斥责,他仅有的要被拿走,分给另外那个人。不忠心的仆人蒙受巨大损失,然而忠心的则得着更多。谈到这个比喻,我回想起在1992年的时候,神吩咐我

去写作。当我在祷告里听见的时候,几乎因不信而笑了出来。我讨厌英语!如果有任何人说我将要写书,我肯定会取笑他们。

可是,十个月后,分别有两个女士在两星期内找我,她们分别向我说出同样的预言:“约翰,如果你不把神赐给你的信息写出来,祂会交给别人去做,而你将要为此受审判。”我战兢地凭信心踏出第一步,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如果我当时没有顺服,别人就会代替我写出那些信息,而我则会失去那交托给我的恩赐。

倍增所交托予你的

我们已经广泛地讨论过,你不能在自己的呼召或恩赐上增添分毫。现在让我们看看倍增每个信徒所有的。银子的比喻和他连得的比喻相似,但却存在一个重大的区别,借此展示了这一个真理。耶稣说:

“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便叫了他的十个仆人来,交给他们十锭银子,说:‘你们去做生意,直等我回来。’”(路加福音十九章12-13节)

一锭银子,原文又作一弥拿。弥拿跟他连得一样,都是货币单位。但是在这个比喻中,每个人都得到了相同的数量,就是一弥拿银子。因此,这弥拿的比喻跟他连得的不一样,它并不是代表不同层次的恩赐和呼召。相反,这弥拿代表神话语里的各个真理、我们的基础信仰、神倾倒在我们心里的爱与盟约下的祝福,这些是每个信徒均有的。而且,每人所拥有的份量相同,没有人在开始时可以得着更多。

这个比喻谈到了每个信徒在基督里所得着的,正如圣经所说:“所以,无论谁都不可拿人夸口,因为万有全是你们的”(哥林多前书三章21节),又说:“愿颂赞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祂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以弗所书一章3节)。这些祝福在基督里已经赐给了我们,但我们却需要在地上以信心把它运用出来。这些可以倍增是借我们的顺服、祷告与奉献。因此那贵冑,也就是耶稣,告诉祂的仆人(也就是我们):“你们去做生意,直等我回来。”我们要用所交托给我们的去倍增,使神因此得荣耀。

看看这些仆人所带来的成果:

“他既得国回来,就吩咐叫那领银子的仆人来,要知道他们做生意赚了多少。头一个上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十锭。’主人说:‘好,良善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第二个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主人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

又有一个来,说:‘主啊,看哪,你的一锭银子在这里,我把它包在手巾里存着。’”(路加福音十九章15-20节)

贵冑严苛地斥责最后的那人,并夺过他的银子,交给那倍增到十锭银子的人。主说:“我告诉你们: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26节)

在这个比喻里,耶稣只提到了十个仆人中的其中三位。我再次重申,这比喻的重要区别,在于每个人开始时的份额都是完全一样的。可是,有人把它倍增十倍,另一个五倍,最后一个则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也看见这些仆人的奖赏取决于他们做生意的成绩;他们的成就直接决定了他们将管治多少座城。

我们倍增所交托的态度,将决定我们在禧年和新天新地时将拥有多少权柄。忠心的人会与基督一同作王,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权柄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地上的努力,将决定我们在永恒里与基督一同管辖的范围。我们所有人都在相同的起点开始,就是有一锭银子。因此,那些殷勤地在教会里服事的母亲和太太们,将有同等机会获得跟那为主得着无数灵魂的布道家一样的赏赐。

这比喻说明了,每个人都有潜能去把神交托他的银子倍增许多倍。在个人生命范畴里,我们可以按己意大大地或轻轻地影响并建立神国。事实上,我们在某程度上是没有限制的。你可以质疑这句话,但容我以例子来阐述这话的意思。我可以举很多的例子,在这里我先提出一些,让你接受这属灵真理。在我们深入探讨前,先看看使徒彼得的话:

愿恩惠、平安因你们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稣多多地加给你们!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彼得后书一章2-3节)

我们生命中的恩典是可以倍增的。雅各说:“但祂赐越来越多的恩典”(雅各书四章6节,扩大版圣经AMP中译)。靠着恩典,我们才可以成就任何在神国里有价值的事。这能力会借着更亲密地认识神而倍增。因此,每个信徒都应该把握最好的时间与神相交。我们应祷告、读圣经、读属灵书籍与聆听有恩膏的信息,并同时寻找并聆听圣灵和祂的启示。当我们这么做,我们生命中的恩典就会倍增,使我们有能力做到更多。

我发现,当我越亲密地认识神和祂的法则,我就变得更有效率。如果我的斧头钝了,就可能要花一整天时间才能砍下一棵树。可是,如果斧头被磨砺后,就可以在相同时间以同等的力气砍下五棵树。当恩典在我们的生命倍增时,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们的作工就能带来更大果效。

几年前,我曾在得州达拉斯的同性恋巡行中作街头见证。我花了两小时向这些失丧灵魂谈论耶稣,但他们只是看着我,仿佛我是从外星来的。有些人用我说话的速度,以圣经经文来驳斥我。我感觉在自讨苦吃,简直像在水泥地上撒种一样。

然后,主轻声对我说:“看着我,我会示范你该怎么做。”接下来的三十分钟,神把我带到人面前,又赐我当说的话,这些话现在能进入人心里,更有三个人愿意把生命交给耶稣基督。仰望圣灵,聆听祂对我心所说的话,这样我事半功倍了。

我在生命的不同层面都见证了这一点。当我在神的话语里成长,我就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我发现真理的道路能让我省了好几小时、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的时间。我的祷告变得更有能力,神的同在更强烈,对生命的影响力也更大。圣经如此应许:

愿敬畏主是智慧的根基,认识那圣者能使人明辨。智慧必使你的日子加添,使你一生的年岁增多。(箴言九章10-11节,新普及译本)

这段经文带出了两个应许:年岁增多,意味得着长寿;还有日子加添。不过,日子加添并不代表寿命延长,否则,这话就显得累赘了。它的意思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成就更多事情的能力。在圣经的另一处如此描述这一点:“因为祂必将长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数与平安加给你。”(箴言三章2节)这节经文的作者提到要跟随神的话语,正如前文使徒彼得所说的一样。我们不但能拥有长寿,更可有更多的日子。聆听并留心神的话语,可以使我们的时间倍增。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