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门书籍 > 被永恒策动

第四章 已死的人永恒的家(上)

 


第二部份


当祂的门徒问祂这比喻的意思时,祂对他们说,我会让你们[逐渐地]知道[更稳固清楚地发现与明白]神国的奥秘与秘密只叫你们知道......。(路加福音八章9-10节,扩大版圣经AMP中译)

接下来的四章里,我们会暂时离开阿法堡的寓言故事,集中去看借由独立、虚谎、懦弱和双生的审判所揭示的特定真理。之后,我们会接着去看自私和慈爱的结局,与他们生命所揭示的真理。最后,我们更会聚焦于跟随耶稣的人的永恒奖赏。


基本真理

在我们的寓言中,哲霖代表耶稣基督,而父王则是全能的父神或天父。龙代表撒但,在恩道的生活代表一个人在世上的生活,阿法堡则代表神在天上的城。那被弃绝的孤独之地是火湖,任何没有耶稣基督救赎恩典的人都会在那里度过永恒。在前一章所讨论的人物都代表着不同的处境,神的话语说得非常清楚,他们会面对永远的责备。

是的,你没看错,是永远的责备。在预备撰写这个信息的时候,我一直挣扎如何把你带进一个处境,让你能明白圣经说的“永远审判”。请仔细阅读以下经文: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弥赛亚]教导与教义的基础地步,稳定地前进到属灵成熟的地步,进入完整和完全的地步。让我们不必再立根基,就如...永远审判及惩罚等教训[这一切的事你们都应该早就完全知道了]。(希伯来书六章1-2节,扩大版圣经AMP中译)

正如你所看见的,我没有提及另外的五个基础教义,如懊悔死行、信靠神等,为要强调永远审判与惩罚是基督的基本教导。

其中一本字典如此定义“基本”:“构成基础、关键或根本的部分”1。这是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赖以为基础的关键部分;这是一个根基。为了明白这一点,可以想想我们的教育制度。在小学,我们得到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基本知识,如阅读、写作和算术。若缺少这些基础,我们就永远不能得到合适的进深教育。对信徒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对永远的审判没有深厚认知的话,就不能在基督里好好地建立生命,就如一个学生没有学好读写、加减就去继续升学一样。


可是,二十年周游列国的服事经验却告诉我,许多人──当中包括委身耶稣基督的跟随者──都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留心作者这么说:“这一切的事你们都应该早就完全知道了。”他不是说我们应该对这些事有所听闻,而是要完全,或完整地知道。他所说的“早”就知道,强调了这些都是基本信仰的基石,就如读写与教育之间的关一样。我们很快就会看见为什么“永远审判”是我们必须认

识的基本教义,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健康的基督徒生命。当你读下去的时候,记住这一点。若没有这个理解,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可能会变得难以消化,你也可能会困在:“谈这干嘛?”的想法里。

地狱──是象征性还是真实

开始写这本书前,我一直在与这个想法搏斗:我如何向一个“活在今天”的世代传递永恒的真实?那宇宙的审判者很快就要按我们的生命作出永恒的决定。经过几天的挣扎后,另一个想法在祷告中浮现。我发现,耶稣以讲故事来向人类的思维传递属灵真理,因此就出现了阿法堡这个寓言故事。

在写阿法堡的审判和那些人在孤独之地的终身惩罚时,我内心一直颤抖。事实上,第三章的最后一部份我是在一个星期天晚上的飞机上写的,那天我讲了三篇信息,我的助理们都呼呼大睡,但我却不能停止写作。我午夜后回到家里,还是无法入睡。我替那些最终会落入那无法言喻的恶劣景况的人而恐惧──那就是火湖。耶稣说,大部分人都会如此: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七章13-14节)

那一晚,我在床上回想几年前的一次经历。我被邀请去南非一家高设防男子监狱传福音,我还记得步入那可怕地方时的场面,见证着恶臭、令人反感的生活环境,每个牢房里关着二十到三十个人,他们的睡铺只相隔十公分,甚至还有保险套黏在墙上。我曾在美国的几家监狱服事过,但却从未看过如此令人沮丧的景况。相比之下,在美国的监狱简直就像是乡村具乐部。


我无法想象要在那恶劣的地方待上一个星期,更遑论被判囚四十到五十年,但那里许多的都是被判无期徒刑的。那些还未相信耶稣的人脸上充满着绝望,我几乎能听见他们的心声:至少有一天我能因死亡而离开这个地方。可是在另一方面,他们却因不知道死后的状况而惊惶。那实在是一个糟透了的两难处境。他们身处在完全绝望的境地中。如果你曾活在自由的世界──他们全都曾经是这样──但却要在这环境度过余生,那才是彻底的折磨。

当我在那个地方的时候,我想,虽然这地方是如此的可怕,但相比起地狱,还真算得上是可接受了。起码这些囚友都有同伴,阳光可以透过窗子的围栏照进来。在地狱里没有同伴,也没有光,只有不灭的火。在火湖里,永永远远都不会有缓解的一天,那些灵魂将永远在痛苦里!在地狱里,人们不能有这想法:有天我终会离开这个地方。因为,他们要接受永恒的惩罚!

由于这是耶稣的基本教导之一,所以祂常常谈到地狱,频率比今天牧者在讲台上讲的次数还要多很多。祂不认为这些描述──地狱里的折磨,永不止息的折磨──是缺乏怜悯的表现。相反,祂认为这些好牧人有必要对我们传讲。耶稣基于爱,祂会提及并教导这个题目,因为祂所行所教导的一切都是出于怜悯。所以,我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今天不在讲台上提及地狱,我们还是在用最好的方式服事人吗?那是真正的爱吗?

在圣经里,地狱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Sheol(只在旧约出现)、Hades(译按:这两字中文圣经都翻译为“阴间”)和Grave(坟墓)是其中几个用来形容死人暂时停留的空间的词语。Gehenna(地狱)和LakeofFire(火湖)则代表那永恒的地狱。我们接下来会讨论暂时停留与永远住处之间的区别。

圣经告诉我们,地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这有别于我们的社会试图描绘的,它并不是一个比喻。在民数记十六章,地打开了,三个家庭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实实在在地被吞灭到阴间。在新约圣经,我们看见敌基督和他的假先知“活生生地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启示录十九章20节,扩大版圣经AMP中译)。他们死后不仅是灵魂被带到那里,他们的肉身与灵魂都一同被丢进火湖里。

拉撒路与财主

耶稣在路加福音讲述了一段真人真事,是关于一个只为自己而活的财主,和忽视那日日夜夜睡在他家门前的乞丐。我们知道这不是一个比喻,因为耶稣开始这个故事的时候说:“有一个财主”。其次,祂用了亚伯拉罕的名字,又给那乞丐一个特定的名字──拉撒路。耶稣一般都不会在比喻中为人起名字或提及真实的人的。

拉撒路死后,被天使带到亚伯拉罕的怀中,他正为旧约圣经里的圣人管理着一个安慰之处,让他们在那里等待耶稣使他们能进入天堂,进入神的同在。那财主死了,发现自己身在阴间。我们读到:

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路加福音十六章23-24节)

那个财主在极大的痛苦之中,其他英文译本用了痛苦(agony)、极深的痛苦(anguish)和折磨(torment)等词汇。换句话说,那痛苦是极其深重的。地狱是一个让人清醒地受折磨的地方,那财主认得亚伯拉罕和拉撒路,他们也认得这财主。在地狱里,人还是人,他们仍然拥有理智、情感、意志、身体特征和感官。那财主能看见、听见并感受到痛苦。他们也有肉体的部分,因为那财主极其渴望能凉一凉自己的舌头。耶稣说,身体和灵魂在地狱里都会受到永恒的破坏(参马太福音十章28节)。也就是说,人的肉身会被地狱里的火焰和虫子持续地折磨和毁坏。

此外,这人也在呼求怜悯,就像我们在阿法堡故事中那些待在孤独之地的人一样。地狱是一个逃不出来的地方,是永远逃不出来!永远都不会有人从外面来安慰这些囚徒,即使他们长久以来一直渴望能得到安慰。而且,人们仿佛永远不能完全理解这个现实。亚伯拉罕提醒这个财主:“你我中间隔着一道深渊,我这边的人过不去[安慰你],你那边的人也过不来。”(路加福音十六章26节,新普及译本)我认识一个曾到过地狱的人,他说,在那里他所看见的每一个人都在哭,因为那里实在令人无法忍受。这正是你在上一节经文所听见那财主的哭号。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

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财主说:“我祖啊,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路加福音十六章25、27-28节)

有句成语说:“同病相怜。”为什么在这里不是这样呢?为什么这个财主不希望其他人来跟他作伴?答案就是:在地狱是没有同伴或相交的。有人以为,在地狱仍然可以开派对,其他则认为在那里仍然可以交朋友。如果是这样,那财主就会希望所有亲戚朋友都来陪伴他了,但他却不惜一切地希望他们不要来到这个受折磨的地方。地狱是一个彻底孤独和绝望的地方,也是一个永远不会失忆的地方,我认为这正是最深的折磨之一。

看亚伯拉罕怎么回应这财主为他弟兄的求情:

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路加福音十六章29-31节)

这里揭示了强而有力的真理。许多人追求超凡的经历,来向自己或其他人证明福音的真实。但耶稣却让我们看见,没有比神的话语更能让人产生信心,使人跟随主直到末后。请不要误会我。许多经历过神迹的人都会满心惊讶,在一段短时间有着改变,但这些经历却不能在他们心里永久地提醒他们。

我还是年轻的时候,我父亲带我去看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Heston)主演的电影《十诫》,那时我整天在世俗打滚,又热爱开派对。但我清楚记得,当地张开口,把人吞噬到地狱去的时候,我目定口呆地瞪着大屏幕,我深深被震撼着。我步出影院后,生命就从此改变了。我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过了截然不同的一星期,然后又重蹈覆辙。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听见神的话,为自己的行为悔改,把生命完全交给耶稣,让祂的恩典来改变我。

我和我的朋友也经历其他挺震撼的非凡经验,但我却没有因任何超自然的经历而改变。直到我大学弟兄会的兄弟来到我的房间,借着耶稣基督的福音让我接触到神的话语,我的生命才真正改变。我们被教导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马书十章17节);“你们得了重生,并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却是由于不能朽坏的,就是借着神永活长存的道”(彼得书前一章23节,新译本)。因此,我们必须教导及传讲神的话语,而不仅是靠我们的经历。说清楚了这一点后,容我来强调:如果那经历能补充或帮助强调神话语的话,那它们就是重要甚至是必须的。

个人见证在传福音中无疑扮演重要角色,但唯有人领受并相信了神的话语,才能永久地持守。

“我怎么往这边去了?”

现在,容我分享一个见证来补充刚才所讨论的经文。一天黄昏,我和太太坐在友人的客厅,他跟我们分享年轻时的经历。他在加勒比地区成长,某年雨季,他掉进一个用来收集施工用雨水的坑里。因为他不懂游泳,所以他兄弟跳进去救他,但却不成功,于是他兄弟又爬了出来,去找人帮忙。那些救兵来到时,我这个朋友已经死了大概半个小时了。

他告诉我们,在离开自己身体后,所有的感官还是健全的。他发现自己被快速地往下拖,进入极深的黑暗中。他说:“那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仿佛他把那黑暗披戴在自己身上一样。我害怕极了,怕得我对自己说,这不能更差了。可是我越是往下掉,黑暗就越沉重。我在世上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恐惧,是根本无法言喻的。”

他续道:“接着,我看见闪烁的光芒,我知道自己正往地狱里去。我开始尖叫:‘我怎么往这边去?’我是个基督徒啊!”这位朋友的父母都是信心坚固的基督徒,但他只是因为父母要他上教会,他别无选择才去的。

他听见恐惧与痛苦的尖叫声,我还清楚记得他说:

“约翰、丽莎,有些尖叫声是普通的,有些却会让你毛骨悚然的。我听见的是这样的尖叫声。

“然后我与一个浑身长满鳞片的生物面对面,他不断对我说:‘过来这里,你是属于我的。’

“我与那生物搏斗,开始的时候我太恐慌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后来才大叫说:‘放我走,放我走!’

“突然之间,我发现自己在现实里尖叫,又咬着那正把手指探进我咽喉的医生──这是我向母亲解释经历后,她才告诉我的。于此同时,我的母亲正坐在手术室门外(那时我已在医院)向神呼喊:‘天父,如果祢把儿子还给我,我会将他永远奉献给袮!’”这位朋友后来在加勒比地区开展了一个事工。

你也许会质疑这人的经历,但事实上有不少男女和小孩都曾有类似的经历,这些濒死经验(NDE)更经常在医生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以致有好些医生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

其中一名研究员叫马尔芬·摩尔斯(MelvinMorse),这位医生曾对有过濒死经验的儿童进行深入研究。摩尔斯医生研究了两组儿童,第一组是121个患有严重疾病但却不曾濒死的病人,他们要不依靠呼吸机维生,要不在加护病房或在吃很重的药,年龄由三至十六岁不等。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曾离开身体。

第二组儿童包括了12个年龄相若的病人,他们曾因溺水、交通意外、心脏病等经历过心脏衰竭。在这个较小的群组里,每一个病人都曾经历灵魂出窍,有些更在体外看见自己的身体,能向医生描述当时在自己身上进行的医疗程序。

有些人认为我们这位朋友不过是有幻觉,但对这些儿童做的有关研究却显示出相反的事实。况且,他当时已被判定临床死亡接近半个小时了,怎么可能还看见幻觉呢?

阴间与火湖

我们这位朋友和其他曾去过地狱的人,都看见一个痛苦的中转站,就是阴间。这不是那些在救恩以外的人永恒的住处,相反,那是他们等候的地方,他们在此受折磨,直到在白色的大宝座前的审判。火湖是审判后的永恒住处,人类、魔鬼和堕落天使都会永久待在那里。以下的经文说得很清楚:

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其上的那一位...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他们的动机、目标和行为]受审判。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启示录二十章11、13-15节,扩大版圣经AMP中译,为使表达清晰,删除了中间的两个插句)

首先,我希望指出,那些在阴间,就是那痛苦的中转站的,都会被带去受审判。审判完结后,一切犯罪和不法的都会被丢进火湖去──包括魔鬼、堕落天使,当然也包括阴间本身。

火湖的异象

我和太太有些朋友是希腊人。其中有个女生叫乔尔,她是第三代传道人。她的祖母艾法斯尼在希腊土生土长,年幼时就开始寻求神。身边的人对她的提问或冷淡回应,或彻底嘲讽。她希望到教会去,但别人却对她说:“神并不存在”,用一句话撵走了她这荒谬的想法。

一天,艾法斯尼与朋友在村庄广场上跳土风舞庆祝希腊节庆,突然有声音对她说:“艾法斯尼,要追求那永恒的舞蹈。”

她被吓倒了!她想:这是谁在说话?她马上停了舞步,跑回家,希望找到答案。她跑着的时候,极大的负担临到她,仿佛有重压在她背上一样。

艾法斯尼回到家后,马上回房间跪下,开始哭泣。她希望与那声音对话。谁在跟她说话?她听见的是什么字句?与她说话的希望传递什么信息?这些问题一直在折腾着她──就那么一阵子。在艾法斯尼跪下不久,就感到仿佛有火进入房间吞没了她。她倒下来,并进入了一个异象。

在异象里,她看见仿佛有天使来找她,为她穿上白衣。她被抬起,带到一个光线昏暗的地方,然后把她留在那里。她回过神来的时候,不禁大为惊讶,原来她就在各各他的场景前:主耶稣被挂在十架上,宝血从伤口滴下。她看见主痛苦而扭曲的脸。

在同一时间,艾法斯尼听见远处传来尖叫声。她回头去看声音的来源,发现原来是从一道大裂缝传过来的,裂缝分割了十架与对岸。在那里,波浪一样的火从地里喷出。那是一个火海,她听见仿佛由成千上万人发出的尖叫声,他们在咒骂神。那时,她感觉有一股力量把她的头推进去,探入地的裂缝中,她曾听见的那声音对她说:“你也是属于这里的。”

她害怕极了!她开始哭着哀求怜悯,跪在十架前,背负着她曾感受的沉重负担。她在那里哭了好一阵子,然后那充满爱和同情的声音再次向她说话:“主是为了你!主为你而死!如果你祈求饶恕,接纳主耶稣为你的牺牲,你就不需要到那里(火湖)去了!”

那时,艾法斯尼哭得更厉害了,马上回应那声音。她祈求饶恕,然后她背上的负担马上被挪走,滚到十架底下去了。

她举目观看,看见主耶稣荣耀地站在她面前。主把她扶起来,带她到最美丽的青山上。现在她可以通过思想来与主沟通了。她提问,然后主回答。太奇妙了!她问主他们正在去那里,主回答说:“去见你的天父!”

当他们快要到达山顶时,她看见有光从大门透出来。到处的花草都发出仿佛天籁的优美乐声和歌声。他们终于抵达峰顶,进入了大门。这实在不可思议,那美丽并非言语所能形容!

他们直接到宝座那里去。艾法斯尼没有看见神的脸,因为被遮蔽了。但她却看见一本大书,又有手从云中伸出来,并开始书写。她挨前去看正在写什么,却发现她的名字已被写在生命册上!(虽然那时她不知道这就是生命册。)

天父把她的名字写在生命册上,然后说:“欢迎加入这个家庭!”又亲吻艾法斯尼的前额。那一刻,她看见天使围着圈,欢天喜地地唱歌跳舞!她听见天使一边跳舞,一边唱着她的名字。她加入了他们,后来她才知道天使们是因为她得救而大大庆祝。

过了一会,主对她说,是时候回到地上了,因已经为她计划了重要的工作。她要为主的名经历火一样的试炼,但主会与她同在。当这一切完成了,她会再回到主的身边,永远与主同住。

然后,艾法斯尼发现自己回到房间里。经过这一趟天堂之旅后,她很失望自己又回到了地上,但这由不得她来决定。

艾法斯尼的经历在村庄里传开了,然后逼迫就临到了。首先,她的父亲威胁她要弃绝自己所相信的,否则就要用斧头砍死她。她却对她父亲说,她永不可能弃绝自己所经历的。

逼迫一直在加剧,直到一天黄昏,艾法斯尼的姐姐来找她,警告说有些人正计划翌日早上来把她带走,到希腊东正教教会座落的村庄广场那里去。他们会拿出马利亚的雕像,若她不下跪、敬拜并亲吻它,他们就要在她身上浇汽油,然后把她烧死。

艾法斯尼本不认为这些人会那么过分,但似乎他们的确如此计划。就在同一天晚上,主的天使轻拍年轻的艾法斯尼的肩膀,然后叫醒她。她醒来后,天使叫她换好衣服到前门去。她跟着做了,然后到了门廊。她感觉有人把她提起来,被带到好几公里外的另一条安全的村落去。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