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门书籍 > 被永恒策动

第六章 最大的堕落(上)

 

第三部份

“但是忍耐到底的,这个人将会得救。”(马太福音二十四章13节,中文标准译本)

在我们来看看双生和懦弱所反映的真理了。从前,他们都是真正地跟随哲霖的,但他们其中一人没有以对的动机去跟随,另一个最后更永久地离开了哲霖的道路。他们的终局都是致命的。

“读我们所信的”还是“信我们所读的”

我发现有部分我们在这一章所讨论的真理,在福音派中是具争议性的。可是,如果我们渴望真理,又对自己诚实的话,那么只要彻底地研究经文就能消除争议了。在我们开始研究圣经对双生和懦弱这些人所说的话前,让我先请你以开放的心来阅读以下的内容。

明白神旨意的其中一个最大障碍,就是我们在读圣经的时候,是在读我们所信的,而不是信我们所读的。当我们选择带着有色眼镜去阅读真理,我们就在读自己所信的。这些沾染可能是来自宗派中其他人教导的错误知识,或是来自我们对神和祂的法则的前设。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将把我们带进蒙蔽。约伯记提供了其中一个例子。最近有次我拿起圣经,还没有打开就听见神的灵说:“翻开约伯记,从第三十二章开始读。”我马上翻到这一章,发现那是以利户开始表达的章节。给你一点简单背景:约伯经历极大的悲剧后,他对神法则的认知因所承受的痛苦和不幸而迅速下降。现在,他通过自己的经历来看神,而不是去寻求神的智慧(参雅各书一章2-8节)。随着时间过去,这种想法使人趋向自义。约伯的三个朋友在第三十二章前都表达了看法,他们都自封为神学家,尝试错误诠释约伯的悲惨遭遇。这令情况更糟糕了,他们无法驳斥约伯倔强的想法,就只好斥责他。

以利户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他等候良久,想从约伯或他三个朋友身上听到神的智慧。当发现他们再无话可说时,他就终于开口说:“你们砌词说话的时候,我等待着你们的话,留心听你们的理论。我留意听你们,不料,你们中间没有人能驳倒约伯,驳回他所说的话。你们不要说:‘我们寻得了智慧;能胜过他的,是神,不是人。’”(约伯记三十二章11-13节,新译本)

接下来,以利户斥责了他们每一个。他说:“神必须剪裁祂的公正来迎合你的要求吗?”(约伯记三十四章33节,新普及译本)他可是何等准确地道出了今天大行其道的错谬!这正是今天教会中那些错误神学的主要根源所在:我们容许以自己的经历诠释神的话语,而没有让神的话语来建立真理!


以利户并没有说出那些根据事件、状况或谁是神的前设来组成的人类逻辑或神学,相反,他说出了神纯净的话语,并无玷污真理。以利户说完后,我们读到:

那时,耶和华在旋风中回答约伯,说:“这以无知无识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晦不明的是谁呢?现在你要如勇士束腰,我要问你,你要告诉我。”(约伯记三十八章1-3节,新译本)

扩大版AMP圣经如此记录了神的提问:“这以无知的话语使我的劝告晦暗不明的是谁呢?”当我们以自己的经验、他人的意见、错误的神学或或谁是神的前设来过滤神话语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使神的劝告晦暗不明,以致那些受我们影响的人都无法领悟。我们实在是对那些寻求明白真理的人隐藏了真理。所以神对约伯和他的朋友如此愤怒──当我们今天错误呈现神的法则时,祂也是同等的愤怒。我们使人无法认识真理!

接下来,主用了四章来向约伯启示祂的话语。当神说完了,约伯懊悔地说:

“我知道袮万事都能作,袮的旨意是不能拦阻的。这以无知无识的言语使神的旨意模糊不清的是谁呢?所以我说了我所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晓得的。求袮听我,我要说话;我要问袮,袮要告诉我。我从前只是风闻有袮,但现在亲眼看见袮。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灰烬中懊悔。”(约伯记四十二章2-6节,新译本)

留心看约伯说:“我从前只是风闻有袮,但现在亲眼看见袮。”这句话包含着大有能力的真理。圣经说,当我们定睛在主身上,我们就荣上加荣(参哥林多后书三章18节)。经文不是说我们风闻祂,就能改变。耶稣是道成肉身,去仰望祂就是去认识神和认识祂的法则。


启示出来的真理能对人产生这样的影响。我们都听见了神的话语,但不会有任何改变,直到我们被光照。当对神话语的领悟进入我们心里,我们就呼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在那一刻,我们就被光照,转化成为神的样式。

这个属灵的真理驱使保罗祷告说:“因此,我...就为你们不住的感谢神。祷告的时候,常题到你们,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祂,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以弗所书一章15-18节)。即使约伯在遭逢灾难前也过着非常敬虔的生活,但当他前所未有地被光照了,就能够从更高层次认识神。

当神通过约伯对他其中一个朋友以利法说:“我要向你和你的两个朋友生气,因为你们讲论我,不如我的仆人约伯说的对。”(约伯记四十二章7节,新译本)

如果我们错误地传达神或祂的法则时,神并不会轻描淡写地略过,因为这会使祂的劝告晦暗不明,祂的公义被扭曲。因此我很奇怪怎么会有人轻率地宣告出一些没有完整圣经作基础的神学,这是何等可怕啊!如果我们不愿意被真理指教和纠正,怎么可能认识真理?

当我看完了约伯记,主就对我说话,回答了我一篮子的问题。祂说:“我儿,你有发现吗?当约伯和他的朋友错误地谈论我时,我并没有出现。我的同在一直没有彰显,直到有人起来说出真理!”

我因神对我说的这些话而心生敬畏,并开始反覆思量。然后我又听见祂说:“正因如此,许多人、教会和宗派都没有经历我的同在和改变生命的能力。他们没有传讲我纯正的话语,相反,他们像约伯和他的朋友一样,传扬自我过滤后的诠释和逻辑。他们以那些无知的话,使我的劝诫晦暗不明。”

如果我们想认识神同在和能力的真实,就必须寻求那不曾篡改的真理。所以,当我们继续研究揭示神审判的经文时,就不要让那些关于神的前设、错误的神学或环境,去改变那些祂已对你清楚说明的理解。相反,要在那启示出来的话语中寻求祂,好让你被光照,行在祂的法则里。

为了好处而跟随

在讨论双生的命运前,让我们先回到上一章所讨论的耶稣的话:

“到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难道我们没有奉袮的名讲道,奉袮的名赶鬼,奉袮的名行过许多神迹吗?’但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七章22-23节,新译本)

新英王钦定本如此翻译耶稣的反应:“我从来不认识你们,离开我,你这行不法的人!”这版本能更贴近原文的意思。希腊文中的“不法”(anomia)意思是与律法或神的旨意相违背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不顺服神的权柄。耶稣在“不法”之前用了“行”这个字,表示这不是一个偶尔被绊倒的人,或一个挣扎着得自由的属灵婴孩。相反,耶稣所描述这人的生命,正是神所喜悦的相反的,而且将这一切忽略、合理化或置之不理。因此,耶稣这话是对那些被欺骗的(如虚谎)或不忠诚的(如双生)说的。听着耶稣说这话的许多人会听到宣判,他们会被判去被咒诅之地,而这审判将永恒地在他们灵魂中回荡。我们不能忽视或轻看我们的主的这个警告,这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再仔细去看耶稣在上述经文中所提到的第二类人。其中一些被拒于神国度门外的人,是那些奉主名赶鬼的人。

这些人是谁呢?他们是否只奉主名来赶鬼,除此以外就与耶稣没有任何关系?要找到答案,就要去看使徒行传。

有一群周游各城赶鬼的犹太人,企图用主耶稣的名发出咒语,说:“我奉保罗所传讲的耶稣之名,命令你们出来!”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也在做这种事。有一次,他们这样念咒的时候,邪灵却回应说:“我知道耶稣,也认识保罗,但你们是谁呀?”那被邪灵附身的人随即扑过去,把他们制伏了,又猛烈地攻击他们,使他们受伤,光着身子逃出那房子。(使徒行传十九章13-16节,新普及译本)

这些人没有可能可以奉耶稣的名赶出污鬼的!在这段记载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真理:要赶出污鬼,单单宣告耶稣的名字是不够的。你必须要与有这称谓的那位有某种形式的关系,就是你必须是一个真正跟随基督的人,不像我们在上一章所讨论的。

现在也许你会想:但耶稣说祂从来不认识他们。他们怎么可能奉祂的名赶鬼和行神迹?这怎么可能?

有些人真诚地为了救恩的好处而跟随耶稣,但却纯粹为了个人的好处。他们从来没有认识神的心,只是想要祂的能力和祝福。保罗警告说,这些人“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要逃避这些事”(提摩太前书六章5节)。

这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跟随耶稣,他们就算是服事神,都是从利益出发,而不是从爱出发的。耶稣不会认识他们,因为经上说:“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哥林多前书八章3节)。

这人是神所知道的。“知道”不仅代表认识某人,因为神知悉所有人的所有事,祂是全知的!相反,这里包含与神亲密的意思,扩大版AMP圣经表达了这个意思:“如果有人真的爱神[深情的敬畏、及时的顺服、感恩地确认神的祝福],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被认为配得祂的亲密和爱,也是被神所拥有的]。”

在审判日,耶稣对许多人说:“我从来不认识你。”那些不爱神的人(他们没有及时地顺服、深情的敬畏和感恩)就不蒙天父或耶稣亲密地知道──即使他们仰望祂,希望能得救赎。爱耶稣意味着你为祂放下生命,不再为自己而活,乃是为祂而活。

犹大就是个例子。他加入了耶稣的行列,他为了跟随耶稣而作的重大牺牲,使他看起来是爱神的。犹大舍弃一切去加入耶稣的服事团队,又与主一同上路。他忍受了猛烈的逼迫,即使其他同工都离开了,他仍然坚持(参约翰福音六章66节)。他不放弃,赶出污鬼、医治病人、传扬福音(参路加福音九章1节)。

可是,犹大的动机从开始就错了。他从来没有为那些自我满足的动机而悔改,从以下这些说话可以看见他的性情:“如果我把祂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什么呢?”(马太福音二十六章15节,新译本)他说谎又以奉承的话来换取好处(参马太福音二十六章25节),又从耶稣服事的钱囊里中饱私囊(参约翰福音十二章4-6节),例子不胜枚举。即使犹大花了三年半时间在耶稣的同在里,做主的门徒,但他却从未亲密地认识主。因此,耶稣谈到他时如此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耶稣这话是指着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说的(约翰福音六章70-71节)。

有些人也像犹大一样,付了极大的代价来进入服事,甚至使人从魔鬼的压制里得自由、医治病人、传扬福音、相信耶稣的救恩──但却从未亲密地认识耶稣。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己好处,而不是因为爱神。这完全描述了寓言中的双生,他跟随哲霖是因为这能为他带来影响力和权力。从一开始,他的动机就不是植根于对哲霖的爱。

这些人将蒙受最大的斥责。耶稣论到犹大说:“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马太福音二十六章24节)。对那些为了利益而服事神、借主名利用人的宗教领袖,耶稣说:“所以你们必受更重的刑罚”(马太福音二十三章14节,新译本)。这些男男女女,就如双生一样,会发现自己身处在地狱中最黑暗、最折磨人的角落里。

放弃救恩

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正好描述了寓言中的双生。那么懦弱呢?她与哲霖有真实的关系,甚至是爱他的,但却无法忍耐到底。圣经有提到这一点吗?让我们从先知以西结的话开始探讨这个问题:

“义人若转离义行而作罪孽,照着恶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他岂能存活吗?他所行的一切义都不被记念;他必因所犯的罪、所行的恶死亡。”(以西结书十八章24节)

首先,神所说的是一个义人,不是那些自以为公义但却并不如此的人。显然,这个人并不像那些被欺哄或欺骗人的人,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所讨论的。

神说祂不会记念这人所行的一切义。当神忘记一件事,那就如从未发生过一样。当我们说神忘记我们的罪,祂就把那些罪埋藏在遗忘的海里,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祂说:“我要宽恕他们的不义,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希伯来书八章12节)当我们接受耶稣为主,神就忘记我们的罪。魔鬼试图控诉我们,但神说祂不再记念我们的罪愆。在祂心中,我们就仿佛从未犯过罪一样。

反之亦然。当神说一个人的义不被记念,也就意味着祂会忘记自己曾认识他,关系也就此中止了。

现在让我们仔细看经文怎形容一个信徒永远地离开救恩。使徒雅各写道:

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转,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雅各书五章19-20节)

第一个值得留意的就是“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雅各说话的对象并不是那些自以为是基督徒的人,他正在对迷失离开真理的信徒说话。在这段经文里,离开真道的弟兄被称为罪人。这不代表他不再重生得救,相反,他陷在习惯性的罪中,需要回转顺服神。可是,如果他继续停留在迷失里,雅各清楚指出,若他不转回归向神(悔改),结果就是灵魂的死亡──变成一个失丧的灵魂。箴言同样确认了这一点:“迷离通达道路的,必住在阴魂[死人]的会中”(箴言二十一章16节,扩大版圣经AMP中译)。

箴言的作者确认了雅各的话,他指出了一个迷离神的道路、并不回转到公义的人最终会住在死人的会中,也就是阴间,最后就是火湖。

生命册

新约圣经曾八次提到生命册,保罗和约翰说,凡将与耶稣共度永恒的人,名字都会被记在这册子上。在我们重生的那一刻,名字就被写下了。

记得第四章里一个叫艾法斯尼的希腊女孩的见证吗?当她把生命交给耶稣后,天父就把她的名字写在生命册上,对她说:“欢迎来到这个家!”同样地,保罗也对一个信徒写道:“我忠实的伙伴,我也求你帮助这两位女士,因为她们曾经跟我共同努力传福音。她们还跟革利免及我的其他同工一起工作过,他们的名字都记录在生命册上。”(腓立比书四章3节,新普及译本)

反之亦然。凡名字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都是失丧的。正如启示录说:“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启示录二十章15节)。

约翰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唯有那些“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启示录二十一章27节)才能进入神永恒的城,其他人都会在那死人的会中。

在启示录第三章,神对一家教会说话──不是一个城市、一群失丧灵魂、拜假神的人,也不是“名不副实”的教会。祂警告那些真正属于祂的人说:“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启示录三章5节)。扩大版圣经如此记录耶稣的话:“我不会从生命册上删除或涂抹他的名。”

你有注意“删除”这个字吗?如果你的名字要从生命册上被删除,就代表这名字原本是在册上出现过的。唯有那些曾经因信耶稣基督、真正重生得救的人,才会被记录在生命册上。未信者和那些从未与耶稣同行的被欺哄者的名字,是从没有被记在这册上的,因此他们的名字是不可能被涂抹的。神正在对那些“在家里”的人说话。

令人清醒的异象

在二十世纪,有一个属神的人忠心地服事了近七十年。他写的书曾印刷超过6500万本,超过两万人从他的神学院里毕业,他对基督的身体有极大的影响力。

他在其中一本书写过“永恒”这个题目。他在书里写道,在1952年,耶稣在异象中向他显现,他看见一个熟悉的牧师太太。这牧师太太听信了谎话,认为自己的能力和美貌都浪费在事奉里了。她的脑海渐渐地被那些她本可在世界里享有的名利、受欢迎度和财富的思想占据。她最终屈服了,并且离开自己的丈夫,去追寻她所渴望的成功。

主特别对这位传道人说:“这女人是我的孩子。”然后叫他不要为她祷告。以下是从他的书里的直接引文:

我问:“主啊,她怎么了?”主回答说:“她会在被咒诅之地度过永恒,就是人们哀哭切齿之地。”在异象里,我看见她下到地狱的坑里去,又听见她那可怕的尖叫声。

“主啊,这女人是祢的孩子啊!她被祢的灵充满,又曾参与服事。但祢却叫我不要为她祷告,我不能理解!”

主提醒我以下的经文:“人若看见弟兄犯了128被永恒策动

不至于死的罪,就当为他祈求,神必将生命赐给他;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当为这罪祈求”(约翰壹书五章16节)。

我说:“但主啊,我一直以为这里所说的罪,是指身体的死亡,也就是说,那人虽然犯罪,但却得救。”

主对我指出:“但经文没有说到肉身的死亡,这是你自己添加的。如果你读约翰壹书第五章,你会明白这是关乎生死的──属灵的生与死──这里说的是属灵的死亡。意思就是:一个信徒会犯下至死的罪,所以不当为这罪祈求。我叫你不要为这女人祷告,因为她犯了至死的罪。”

我问:“主啊,这颠覆了我的神学。祢可以多解释一下吗?”(如果我们的神学并不吻合神的话语,就是时候需要被颠覆一下。)

耶稣提醒我以下在希伯来书六章4-6节的经文:

第4节: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份,第5节: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第6节: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重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祂。1

在上述经文中,有几个特质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首先,一个人若要离弃道理,就必须先蒙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这适用于那些曾接受耶稣的人,因为耶稣就是那天恩。其次,那人必须被圣灵充满。第三,他必须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的权能。从这清单我们可以知道,那些属灵婴孩并不会包括在内,这肯定是成熟的信徒。

过去,曾有好些人哭着来对我说,他们曾在某个时间对主说,自己不想再服事主了。后来深感懊悔而悔改,当他们看见这段经文和其他圣经中的类似经文时,都感到深深的畏惧。然而,婴孩有时会因为无知而做愚蠢的事情,这是主所知道的。希伯来书的作者不是在谈论那些在基督里的婴孩,而是那些已经灵里成熟的人。

为了进一步安慰这些受困扰的心,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犯了致死的罪(如上文所述),他们不会渴望再回来与耶稣相交。单凭他们对耶稣的渴望、真诚地悔改并结出敬虔的果子,这就意味着圣灵吸引他们回来与神相交。如果这些人像传道人的异象中那女人一样永久地离开了,他们就不会再渴望与耶稣亲密或过圣洁的生活了。

耶稣说,这女人曾经是属神的儿女。写这见证的传道人的宗派背景,是不相信一个人能离开救恩的。他们相信救恩是无条件的、永恒的保障。因此他说:“这真的颠覆了我的神学。”作为神的儿女,那女人的名字曾被写在生命册上,但她没有忍耐到底,反而永久地返回了世界。因此,她的名字被涂抹了,正如耶稣在启示录第三章警告那教会的一样。她选择永久地离开,她并非“得胜者”。因此,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恢复的。她现在已经是第二次的死了。她曾死在罪中,后来继承了永生,但因她永远地离弃神,结果又再次死在罪中(参犹大书12节)。

当一个人来到这个地步,他们就永远不能再重生了。因此希伯来书的作者说“不能叫他们重新懊悔了”,如果我们以为一个人能一次又一次地重生,那可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让我再一次说:如果一个人犯了这样的罪,他们就不会再渴望悔改、倾尽所有为耶稣而活了。除了圣灵外,没有人能吸引我们去跟随耶稣。如果主因人的背叛而离开这人──就如那传道人所描述的女人一样──主就不会再回来了。因此,圣灵是长久忍耐的灵,祂不会轻易放弃。

墨黑的幽暗

使徒彼得进一步向我们阐明说:

如果人借着认识我们的主和救主耶稣基督,摆脱了世上的恶事...。(彼得后书二章20节,新普及译本)

首先让我们停下来想想彼得说话的对象。如果一个人因认识主和救主耶稣基督摆脱了世上的污秽(恶事),那他肯定是个基督徒。他们绝对不会是前一章我们所讨论的那些欺骗者──自称认识神但其实不然的人。相反,这些人真的通过主耶稣的救赎恩典,离开了世界的污秽。毫无疑问,彼得说话的对象是那些真正重生得救的人。

让我们读下去:

...之后又再度被罪缠住,成为罪的奴隶,那么,他们的景况就比以前更糟了。他们认识了公义的道,之后又背弃了要他们过圣洁生活的诫命,倒不如不认识为好。(彼得后书二章20-21节,新普及译本)

彼得正在对那些再度成为罪的奴仆的基督徒说话,他说,若他们从来不认识借着耶稣基督而得的救赎,可能反而更好。他们永久地选择了享乐、欲望和今生的骄傲,舍弃了顺服而圣洁的生命。

为什么他们倒不如不认识公义的道为好?使徒犹大回答了这问题。犹大像彼得一样,也在对那些离弃救恩的人说:“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犹大书11节)

该隐、巴兰和可拉都曾在某个时间与神有过紧密关系,其中两位是传道人。该隐的错误在于明明地不顺服神;巴兰则贪爱钱财;而可拉就是不服从被委派的权柄。

犹大续道:

这样的人在你们的爱席上与你们同吃的时候,正是礁石;他们做牧人,只知喂养自己,无所惧怕;是没有雨的云彩,被风飘荡;是秋天没有果子的树,死而又死,连根被拔出来;是海里的狂浪,涌出自己可耻的沫子来;是流荡的星,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犹大书12-13节)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